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政治必修4教师用书:第3单元 第8课 第1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Ja****44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政治必修4教师用书:第3单元 第8课 第1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政治必修4教师用书:第3单元第8课第1框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框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描述与分类:民族文化的表现,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2.解释与论证: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3.预测与选择: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1.政治认同:尊重文化多样性。2.科学精神:阐释文化多样性形成的原因。3.公共参与: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发展,促进世界文化繁荣。议题一|文化具有民族性“四月八”是贵州省贵阳、黄平、松桃和湖南湘西等地苗族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源于苗族祭祀天地、祖先、英雄的活动。每逢阴历四月初八这一天,苗族人民披戴银饰,穿戴新衣,从山顶、山腰、平坝向四月八节日活动场地聚集,这一天要举行傩戏、上刀梯、下火海、狮子舞、打花鼓、赛歌、吹唢呐、吹木叶、打秋千、请龙接龙、武术、茶灯等优秀的民族民间文艺表演。苗族传统节日四月八已成为苗族人民展现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建设精神文明的综合性盛会。[探究任务]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结合材料说说民族文化的表现。提示:民族文化体现在不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2.(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四月八”体现了苗族的什么价值观?结合材料分析民族文化对于民族发展的作用。提示:苗族尊崇天地、祖先、英雄;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1.特点: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思考]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唯一标识吗?提示:民族文化是民族的重要而非唯一标识。2.形成: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都或多或少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3.作用: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4.核心(1)内容: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2)体现: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1.民族文化的形成和产生(1)民族文化是某一民族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2)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受自然环境等影响。不同民族的经济、政治生活及生活环境具有各自特点,这就导致了文化具有民族性。2.民族文化的两个表现精神层面体现在民族价值观(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性格等物质载体层面体现在民族节日、文化遗产、民族服饰、民族习俗以及民族生活方式等【典例】纳西古乐源于唐宋时期中原的词牌、曲牌音乐、道教科仪音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由于这套乐曲长期在纳西族地区广泛演奏,在流传中逐步融合了纳西族的格调。由此可见,纳西古乐()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丽江地理环境决定的②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纳西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思维建模]审设问事件:纳西古乐角度:未限定审材料①源于唐宋时期中原的词牌、曲牌音乐、道教科仪音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②在流传中逐步融合了纳西族的格调析选项纳西古乐长期在纳西族地区广泛演奏,在流传中逐步融合了纳西族的格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纳西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④正确;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地域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①中“决定”错误;②中“根本动力”错误。定答案D【跟踪训练】1.中国孝文化产生于商周时期,“孝”字源于中国古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原义为“奉先思孝”。儒家道统认为“孝”是百行之首。随着社会发展,其内涵不断扩展,实现了从“孝之为行”到“孝之为德”再到“孝之为道”的提升,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基础。这说明孝文化()①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民族气派②具有传承性,既一脉相承,其内涵又因时而变③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④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C[中国孝文化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基础,说明孝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①符合题意;孝文化内涵不断扩展,实现了从“孝之为行”到“孝之为德”再到“孝之为道”的提升,说明在发展中既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②符合题意;孝文化只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③夸大了其作用;孝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④过于片面。]2.著名作家、民俗专家冯骥才先生认为,春节应该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认为,“节日的本质是精神的,看似一些民俗形式,实则是人们在高扬心中的生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