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析:在此问题中,DE与AB平行,点M是截线段AE的中点,BM是平行线间过中点的线段,这三个条件是基本模型中的三元素,基本思路:延长过截线段中点的线段与平行线相交,构造全等三角形;结论:DM⊥BM、DM=BM,证明方法同问题1证明.(2)将图1中的△CDE绕点C顺时针旋转45°,使△CDE的斜边CE恰好与△ABC的边BC垂直,如图2,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则(1)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图2分析:在此问题中,将图1中的△CDE绕点C顺时针旋转45°,把图1“DE与AB平行”变为“CE与AB平行”,点M是截线段AE的中点,BM是过中点的线段,这两个条件没有变;基本思路:延长BM(过截线段中点的线段)与CE(另一平行线)相交,构造全等三角形,连接DB、DN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解:(1)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未发生变化,DM⊥BM、DM=BM易证:△MAB≌△MEN∴MB=MN、NE=BA∵CB=BA∴CB=NE∵∠BCD=∠NED=45°、CD=ED∴△BCD≌△NED(SAS)∴DB=DN、∠BDC=∠NDE∵∠NDE+∠NDC=90°∴∠BDC+∠NDC=90°∴△BD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M⊥BM、DM=BM图3(3)若将图2中的△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大于0°且小于45°的角,如图3,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则(1)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分析:在此问题中,将图2中的△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大于0°且小于45°的角,如图3所示,图中不存在与AB平行的线段,此时就需要作出过截线段端点E与AB平行的直线,点M是截线段AE的中点,BM是过中点的线段,这两个条件没有变;基本思路:过E点作AB的平行线与BM的延长线交于点N,构造全等三角形,连接DB、DN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方法同上)提示:∠BCD=∠NED=45°+旋转角.问题3:已知:如图4,在正方形ABCD中,点E在BD上,EF垂直BD交BC于点F,连接DF,G是DF的中点,连接EG、CG,(1)试判断EG、CG的关系;分析:(1)中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一性质易证GE⊥GC、GE=GC,如果把△BEF绕B点逆时针旋转45°,DF不再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述方法不能使用,如果用“平行线间截线段中点问题”模型来解决这一类问题非常方便;延长AD、EG相交于点H,构造全等三角形,连接CE、CH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方法问题2)图4图5图6(2)如果把△BEF绕B点逆时针旋转α(45°<α<90°)时,如图6所示,其他条件不变,则(1)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分析:用“平行线间截线段中点问题”模型来解决:过截D点作与AB平行的直线与EG的延长线相交于点H,构造全等三角形;点G是截线段DF的中点,EG是过中点的线段,这两个条件没有变;连接CH、CE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方法问题2)问题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8,CE垂直AB于点E,且BE:EC=1:2,AF=DF,点E是AB上一动点,(1)当点E运动到AB中点时,求EF的长;(2)设BC=x,△CEF面积为y,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图7分析:用“平行线间截线段中点问题”模型来解决:DC与AB平行,点F是截线段AD的中点,CF是平行线间过中点的线段,这三个条件是基本模型中的三元素,基本思路:延长过截线段中点的线段与平行线相交,构造全等三角形,得到点F是PC中点,EF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勾股定理易证.(解题过程略)通过对平行线间截线段中点问题的探究,我们可以得到构成“平行线间截线段中点问题模型”的基本元素:①两条平行线,②截线段中点,③过截线段中点的线段;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①过截线段端点作平行线,②延长过截线段中点的线段与平行线相交,构造全等三角形;通过对平行线间截线段中点问题的探究,给我们在以后学习“空间与图形”的过程中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方法:化繁为简,从不同的问题中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同方法,用同一数学模型解决同一类型不同问题.参考文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