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网络编辑与公关的关系吴声,VANCL(凡客诚品)公关总监。毕业于南京大学。曾任苏商高层论坛组委会秘书长、苏商工作室主任、《董事会》杂志品牌总监等职。长期担任江苏多家著名企业品牌与投资顾问、公关顾问。南京大学商学院MBA中心研究生指导老师。致力于网络传播、新闻策划、创业管理、奢侈品营销研究,在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开有公开课程《创业管理》、《公关策划与传播》。以下为现场实录:主持人:我们这期请到的嘉宾是VANCL的公关总监吴声老师,嘉宾公司离鞭牛士其实是非常远的,过来一趟非常不容易,但是他知道我们网编训练营是一个公益的、给所有网络编辑以及相关行业的人士提供一个成长、进阶机会的活动,他也是非常非常乐意过来给大家讲些东西。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或者我谈一下我对VANCL和吴声老师的一些理解吧,这个公司去年六七月份才可能才开始筹备,大概是11月份才正式上线。到今年基本上已经锁定成服装网络直销领域的第一品牌,公司营收包括公司的市场运作、团队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吴声老师的话其实真的是一个老师,长期在南京师范大学讲述MBA培训、职业经理人培训等一些相关的内容,讲的非常非常的多。他现在呢是在vancl负责整个公共关系包括一些市场方面的工作。介绍就先这么多,欢迎吴声。(掌声)网络编辑与公关密不可分吴声:我首先也主动给自己鼓下掌(笑),他刚才介绍的有很多正确的地方,嗯,从信息的角度正确,但从实用的角度不一定正确。例如他提到吴声之前在南京师范大学讲授MBA相关的课程是正确的,但是与各位的关联性不够密切。我今天要跟大家交流的恰恰是一些很务实的东西,没有太多的名词、术语,不是我在南京忽悠那些所谓的什么经理人之类的(笑)。我相信大家想真正听到的也是能有所收获的东西。我期望这样一个分享的平台,鞭牛士能给大家带来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收获。鞭牛士网编训练营给我的命题是网络编辑与公关的关系,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很坦率的来讲,网络编辑它是什么,公关又是什么?网络编辑本身来讲有别于传统报纸编辑、电视编辑的概念,它本身是一个先天角色有一定缺失的定位。从媒体的角度来讲,因为在我们国家新闻管理的概念中,网编并没有没有采编权。不管是新浪搜狐网易腾讯,还是和讯等垂直门户都一样。大家新闻的原创要借助于新华社、第一财经日报、新京报、京华时报等等的新闻社、报纸。先天角色的缺失又未必是一种缺失,因为它带来了新的诠释的可能,我把它理解为资源控制、整合的优势。优势也号,缺失也罢,网络编辑本身与公关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比如说某一个门户的老大,深夜打电话,给某个频道或者某个中心的总监,要求一篇稿子一定要提放到首页、一篇稿子马上撤掉等,这并不是说是纯粹的一种商业,不是说没有新闻底线。新浪也好,腾讯也好,从公司层面来讲是媒体公司。我们在座的各位并不是说比如说25号前交稿就可以,其他时间自由安排。我们上班还是要打卡,就是说,媒体公司的这种属性的体现的更多是还是公司性质,公司性质的媒体又与公关有多少可区分、可甄别的东西呢?这是我讲的第一点,就是网络编辑的特性。网络编辑的特性决定了网络编辑和公关经常是密不可分的。需要我们自己非常好的明白自己的角色,清楚自己的为与不为。或者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只听老大的话撤稿,或者听某个部门的话迅速组织一个专题,那么我们会非常的累。那时不可穷尽的资讯、互联网海量的属性都会把我们的职业角色淹没,很容易沦为搬运工。事实上,从我们所做的工作来讲,说是反抗也好带着镣铐跳舞也好,都是有一种追求的。这就牵涉到我们对网络编辑属性的界定,我们应该知道如何去平衡媒体人的追求和商业利益。我相信不管是编辑、高级编辑或者总监,如果没有这种原则、操守和追求的话,不仅仅是职业生涯,从个人品牌个人价值来讲都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没有这种意识做得再久也不会是一种累积与增值。网络编辑的协作要回到逻辑起点我们怎样从逻辑的起点来思考网络编辑的工作和公关或其他媒体的协作。怎样去平衡、调试我们公关的需求和被公关的局势呢——回归常识,回归原点。原点是什么?我们刚才已经提到了,从属性中来讲,网络编辑本身已经是公关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有的编辑自立门户,成为优秀公关或者职业经理人,因为职业中具有天然的灵性和转化之道。什么是逻辑的起点,什么是网络编辑这样一个职业发热的原点,我个人认为,首先要把自己看清楚,看清楚我们自己是什么,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觉得所有的问题都绕不开这一点。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暂且不论,因为我们个人的发展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有一段时间我记得我们圈子里的人大家聊的时候,现状优秀的编辑、才子所在即是。我们扮演的是能言善辩者,为什么不能够成就他、改变他?很简单,情境变了条件变了。就像以前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针锋相对,但现在我们看到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已经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