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gps测量原理与利用第八章GP.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4.6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gps测量原理与利用第八章GP.ppt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gps测量原理与利用第八章GP.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八章GPS测量设计与实施§8-1.GPS测量技术设计§8-2.GPS测量外业准备和技术设计书编写§8-3.GPS测量的外业实施§8-4.GPS测量作业模式§8-5.数据预处理及观测成果质量检核§8-6.技术总结与上交资料§8.1GPS测量的技术设计§8.1GPS测量的技术设计8.1.2GPS网的精度、密度设计用于城市或工程测量的GPS网精度分级(规程)GPS点的密度标准:相邻点间的距离GPS控制网的基准设计包括位置基准、方位基准和尺度基准。方位基准:一般由给定的起算方位角值确定。尺度基准:一般由地面的电磁波测距确定。位置基准:通过由给定起算点坐标确定。(1)为求定GPS点在国家或地方坐标系中的坐标,应联测地方控制地方点,用以坐标变换。当测区有旧的地面控制点成果时,应既考虑充分利用旧资料,又要使新建的高精度GPS控制网不受旧资料精度较低的影响。为此,应将新的GPS网与旧控制点进行联测,联测点一般不应少于3个。用联测的公共点的两套坐标值求解坐标转换参数。(2)GPS网的坐标系统尽量应与测区过去采用的坐标系统一致,一般应了解以下几个参数:l:所采用的参考椭球体,一般是以国家坐标系的参考椭球为基础;2:坐标系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值;3:纵、横坐标的加常数;4:坐标系的投影面高程及测区平均高程异常值;5:起算点的坐标。实际工作中,有时难以找到说明以上参数的资料,此时,也可以通过分析计算的方法处理。(3)GPS测量成果中高程是大地高系统高程,为了得到GPS点的正常高,应使一定数量的GPS点与水准点重合,或者对部分GPS点联测水准,以便进行高程转换。联测的高程点需均匀的分布于网中,对丘陵或山区高程点应按照高程拟合曲面的要求进行布设。(4)要求GPS点的WGS84坐标,同样要联测具有WGS84坐标的高级GPS点。(5)联测的公共点最好位于GPS网的外围和中心均匀分布。8.1.4GPS网构成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网特征条件基本概念:1。观测时段:从开始到结束连续观测的时间段。2。同步观测: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对相同卫星观测。3。同步观测环: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基线构成~。4。独立观测环:由独立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简称独立环。5。独立基线:N台接收机同步J条基线中的N-1条基线。6。异步观测环:有非同步或独立基线构成的闭合环。7。非独立基线:除独立基线外的其他叫非独立基线,总基线数与独立基线之差为非独立基线数。网特征条件:6。观测时段:C=nm/N,n为网点数;m为每点设站数;N为接收机数。7。总基线数:J=CN(N-1)/2,N为接收机台数。8。必要基线数:J必=n-1,n为GPS点数。9。独立基线数:J独=C(N-1)。10。多余基线数:J多=C(N-1)-(n-1)。GPS网特征条件的计算对于由N台GPS接收机构成的同步图形中一个时段包含的基线(或简称GPS边)数为:J=N*(N-1)/2;但其中仅有N-1条是独立边,其余为非独立边。当同步观测的GPS接收机数N>3时,同步闭合环T的最少个数应为T=J-(N-1)=(N-1)(N-2)/2三台以上接收机构成的同步环个数(N-1)(N-2)/2N台接收机同步观测环如右图:分别为N=2,3,4,5。同步环与独立基线对于同步环和异步环的几点说明:(1)理论上,同步闭合环中各GPS的坐标差之和即闭合差应为零,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一般规范都规定了同步闭合差的限差。但当由于某种原因,同步不是很好的,应适当放宽此项限差。(2)同步闭合环的闭合差较小只能说明基线向量的计算合格,并不能说明GPS边的观测精厦高,也不能发现接收的信号受到干扰而产生的某些粗差。为了确保GPS观测效果的可靠性,有效地发现观测成果中的粗差,必须使GPS网中的独立边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这种几何图形可以是由数条独立边构成的非同步多边形(亦称非同步闭合环)当GPS网中有若干个起算点时,也可以是由两个起算点之间的数条GPS独立边构成的附合路线。GPS网的图形设计,也就是根据所布设的网的精度要求和其它方面的要求,设计出由独立边构成的多边形网(3)对于异步环的构成,一般应按所设计的网图选定,必要时在经技术负责人审定后,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当接收机多于3台时,也可按软件功能自动挑选独立基线构成环路。8.1.5GPS网形设计GPS控制网布设的问题就是怎样将各同步环有机地连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定数量的同步观测环和异步观测环,也可采用线路形式,以较好地满足精度、可靠性、经费和后勤等限制条件。GPS网观测时不要求点间通视,网形设计灵活。根据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精度要求,根据以上布网原则,GPS网的布设通常有四种方式:星形,点连式、边连式和混合式。点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