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分类土地类型划分的原则.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土地分类土地类型划分的原则.ppt

土地分类土地类型划分的原则.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节土地分类土地分类技术要点:土地类型划分的原则:1自然发生学的原则2综合性原则3主导性原则4实用性原则5指标的互斥性、明确性、针对性和层次性1自然发生学的原则必须分析土地类型的变异原因,即成因,因此分类标准选择应充分考虑其变异因素及其发生规律2综合性原则由于土地是由多种土地组成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因此在进行土地分类时,必须从全面分析土地各组成要素入手,阐明各要素在土地分异中的作用,不应只注意某个个别因素的形态和特征,而应着重注意各组成要素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土地综合体的外部形态和内在特征。3主导性原则在对土地各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前提下,必须考虑在特定条件下某要素所起的主导性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区域土地分异特点是不同的,因此起主导作用的主导因素也往往因地而异。4实用性原则土地类型研究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即为土地的生产利用或其它目的服务。因此,在进行土地分类时,在不违背作为自然综合体的土地类型的前提下,分类依据尤其是分类指标的确定应尽量照顾到它的服务目标。5指标的互斥性、明确性、针对性和层次性在进行土地类型划分时,所选的指标应该具有互斥性、明确性、针对性和层次性。1确定分类对象确定以哪一级土地单位作为分类对象,主要取决于研究任务和随后编制的土地类型图比例尺。一般而言,研究任务愈是笼统,范围愈大,采用的土地单位的级别就应愈高。1确定分类对象也就是说,成图比例尺愈小,分类对象的级别就愈高,成图比例尺愈大,分类对象的级别就愈低。2确定分类依据和分类指标分类的依据和指标要力求客观反映研究区域的土地分异规律。a参考土地分类的原则:主导性、目的性b对人类影响较大的土地应考虑土地利用类型如城镇用地:居民区、工业区、商业区c土地类型研究是为一定目标服务的,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那些与研究目标有关的标志。土地类型的划分,由于不同学者其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占有资料不同,拥有的技术手段不同因而他们各自应用不同的方法对土地类型进行划分。概括起来可分为景观法,参数法和过程法。景观法是以景观形态单元为基础划分土地类型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国内外应用甚为广泛。景观法的特点是注重形态,很少考虑数量指标;而且分类指标的选定和分类系统的拟定,主要依赖研究者的经验,带有主观随意性,这是它的不足。但是景观法应用比较方便,而且能准确地划分土地类型,所以现在已被广大土地工作者所接受并加以应用。1顺序法所谓顺序法,就是按种、属、科的分类顺序直接列出土地分类系统。2两列指标网格法主要用于土地点(相)和土地单元(限区);取纵横坐标,纵坐标表示地貌类型,横坐标表示植被和土壤类型,纵横有交叉点处便是当地各种土地类型。3路线考察法在考察区内选定几条有代表性考察路线,考察时绘制出表示个体土地单位的土地综合剖面图,分析土地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把综合剖面图对比进行分类的方法。是根据土地成分的特征值划分土地类型的一种方法。即在选取的相对重要参数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单位划分的方法。比如依据海拔高度、坡度、坡向、水文网密度等参数作为分类依据。第三节土地分类第三节土地分类过程法是通过对土地分异各主要过程以及过程动力学持点的研究,以土地内部的作用过程为依据,将不同成分过程效应在空间上的变化界线作为土地单位的边界,进而产生土地单位一定程度上的独立性。第三节土地分类第三节土地分类第三节土地分类第三节土地分类第三节土地分类①朱显谟的陕西省土地类型分类系统;②张昭仁的浙江土地分类(草拟)和浙江省亚热带坡地农业适宜分类与质量等级系统构成;为农业开发利用评价研究③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牵头,会同国内几十个科研与教学单位组成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编辑委员会提出的1:100万土地类型分类系统(土地纲、土地类和土地型);④中科院综考会牵头,会同国内几十个科研和教学单位开展《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编制工作,研究提出的《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土地资源分类系统;⑤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提出的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一、二级);⑥刘黎明等提出的土地类型6级分类系统;⑦王人潮等提出的土地资源类型4级分类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采用土地类、土地亚类、土地型和土地相四级分类制。各级土地分类指标是土地自然分类的关键与难点,也是土地分类今后研究的重点。土地分类体系的组成新的土地分类体系全国土地共三大类,即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其中农用地续分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5个二级类。11耕地111灌溉水田112望天田113水浇地114旱地115菜地12园地121果园122桑园123茶园124橡胶园125其他园地13林地131有林地132灌木林地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