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文化生活》教案总体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懂得文化传承、文化交融和文化创新的意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教学要求:(1)了解生活中文化现象,获得参与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水平。(2)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增强文化创新意识。(3)感悟中华文化的价值,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明确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文化概念的界定文化的意义: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材体系:教材框架结构的整体设计为:是什么:文化一般第一单元文化发展的一般过程文化的传承:传播、继承与创新为什么:第二单元中华文化的精髓文化的认同:中华民族精神怎么看:第三单元中国文化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文化的选择:当代文化生活怎么办:第四单元教学方法:话题教学法,讲解法,讨(辩)论法等。教学时间:2016年8月29日—2017年1月20日,共28课时。课时安排:第1课时体味文化第2课时文化与经济、政治第3课时感受文化影响第4课时文化塑造人生第5课时第一单元综合探究第6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第7课时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第8课时传统文化的继承第9课时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第10课时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第11课时文化创新的途径第12课时第二单元综合探究第13课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4课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15课时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第16课时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第17课时第三单元综合探究第18课时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第19课时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第20课时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第21课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22课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第23课时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第24课时第四单元综合探究复习4课时:每单元复习1课时。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第18课时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目标内容:辨析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现,把握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示建议:(1)各种负面的文化现象,如宣扬暴力、色情、颓废思想、伪科学,以及封建文化的各种表现等。(2)辩论:流行文化作品和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具体要求:(1)知识:识记当今文化市场的特点及其原因,文化市场“喜”和“忧”的表现,当今文化需求的特点,大众文化的内涵,发展大众文化的措施;理解文化市场中“喜”和“忧”的现象,文化需求特点的原因;分析大众传媒对文化市场的影响,如何建设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2)能力:能够正确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现象,认识其本质;能够客观评价文化市场中存在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正确选择文化生活,并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抵制不良文化。教学重点: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教学难点: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及其原因教学过程:(一)确立生活主题当代文化生活之多姿多彩灯片:清一色的中山装和丰富多彩的服装。思考:从文化的角度看,人们服装的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提示:过去人们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当今人们的文化生活色彩斑斓、多姿多彩。)(二)探究生活问题1.当今人们的文化生活色彩斑斓、多姿多彩的原因。2.如何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三)解除生活疑惑一、当代文化生活1.特点:色彩斑斓、多姿多彩。2.原因:(1)科学技术的进步。(2)大众传媒的影响。(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二、当代文化生活的“喜”与“忧”1.“喜”的表现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灯片:可喜的文化生活例如:(1)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2)可以通过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3)便于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4)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等等。2.“忧”的表现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灯片:堪忧的文化生活例如:(1)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2)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的名义,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俗趣味;(3)有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捕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