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doc

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小公倍数(二)学习目标:1、我能用短除法熟练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2、我能通过合作探究掌握具有特殊关系的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重点和难点:重点:求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难点:互质数的判断。【预习指导】认真看课本83-84页,从书中找出相关信息。试着完成导学案中的六项任务,先独立完成,不明白的做上标记。对子交流后再与组内成员交流想法和结果。任务一:旧知铺垫填一填:7的因数有__________5的因数有_________7和5的公因数有________8的因数有___________9的因数有___________8和9的公因数有_________有最大公倍数吗?列举时应如何书写呢?7的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5的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7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__任务二:新知探索一思考:①观察任务一中7和5,8和9的公因数有什么特点?②像7和5这样________________的数,叫互质数。③照样子举几组互质数:如_____和_____,_____和____,____和____7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8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思考:具有互质关系的两个说与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具有互质关系的两个数,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_____。说一说: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任务三:新知探索二用短除法求下列两组数的最小公倍数。4和1632和8思考:①观察两组数据有什么特点?②他们的最小公倍数和两个数有什么关系?③你能求出他们的最大公因数吗?最大公因数和两个数有什么关系?★★我发现:具有_____关系的两个数,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任务四:巩固练习快速说出下面各组数的关系及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100和252和136和1811和1045和93和228和6456和7任务五:用短除法求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思考:比较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我发现: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六:学以致用五年级一班进行跳绳比赛,可以分成6人一组也可以分成8人一组,都能正好分完,如果学生的人数是50人以内,五一班可能有多少人?方法是:结论是:【本课小结】:说一说,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达标测试】【基标必做题】第一关:填空。1、9和11具有_____关系,它们的公因数只有____,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2、12和48具有_____关系,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最大公因数是_____。3、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先分别用两个数的______去除,直到除得的两个商是______数为止,再把所有的_______和最后的______连乘起来。第二关:快速写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11和672和981和913和3第三关:求短除法下列两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12和4875和25【拓展选作题】学校举行体操表演,人数在70人到80人之间,每排8人,或者每排9人都能拍成整排。参加体操表演的人有多少人?【学生的当堂反思】我本节课在班内大展示()次,在小组内我能(非常积极、积极的)的参与,我认为我的表现:(优秀、良好、一般)。组长评价为:(优秀、良好、一般)。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的说明:此节教学设计内容是: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分数的认识中的最小公倍数(二)具有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此次教学设计是按照油寨中学的“三步导学快乐课堂”学习流程进行设计。“三步”即:预习交流、展示提升、反馈达标。“导学”即:学生用导学案学习。预习交流:老师根据学科内容制定教学目标编制预习提纲,把知识设计成问题或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般导学案提前发放,预习时,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对子之间进行交流。对疑难问题做好标记。展示提升:根据预习情况,课堂上老师提出讨论要求,分配任务,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组内小展示。然后是全班大展示,组内选派数名代表进行展示汇报要求声音洪亮,仪表大方。不展示的同学要求倾听认真坐姿端正,并及时的提出补充和质疑。展示具有提升和拓展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权利,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锻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