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说明.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教材说明.doc

语文教材说明.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教学目标记知识点分布1、基础知识(1)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1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15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2)积累各课学到的词语及回顾·拓展(四)(七)的日积月累部分的词语和本单元的成语故事中的成语。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3)联系上下文或时代背景及自己的经验,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表达效果,能理解诗句,想象画面。这部分目标分布在教材的课后习题部分。2、阅读方面:把握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词句的表达效果,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领悟表达方法;丰富语言积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3、口语交际:要求学生听,能抓住要点;说,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乐于交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稍作准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4、习作: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练写书信,发言稿及简单的研究报告,注意格式。能根据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标点。40分钟完成约400字的习作。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书写规范。每个单元都有专题习作,如:第一单元与远方小学生写一封信,第二单元看图作文或难忘的童年,第三单元写发言稿,第四单元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第五单元缩写,第六单元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第七单元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第八单元自由表述。教材编排体制及编写特点(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二)主题设置灵活多样,编排形式又有创新(三)课文系统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学语文、学做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1.选编的新课文有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2.重视爱国主度、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课文的选编上,进一步加强语文教科书的育人功能。3、拓宽课文的文体和语体,如,将文言文、近代白话文、剧本、相声、研究性报告等编入本册教材,有些体裁还是第一次进入小学课本。在第三组“语言的艺术”里,本册安排了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篇幅短小,文字也比较浅显,适宜学生积累背诵。4.拓宽课文系统,编制“资料袋”“阅读链接”“课外书屋”“日积月累”“成语故事”等栏目,以丰富语言学习内容。(四)精心设计导学和练习系统,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l.凸现语文学习的重点,将导思、导学和导练贯穿于每组教材的始终。2.课后练习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和学习表达的结合上,学有所得。3以“交流平台”为凭借,交流学习心得,发现一些读写的基本方法,逐渐养成不断反思的学习习惯。4、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语文学习的需要,“口语交际·习作”的内容、形式又有了一些变化。(五)单设“综合性学习”单元,学生策划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一)识字与写字教学本册识字200个,每课识字量不超过14个,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教学要更加放手。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教学中,教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二)阅读教学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1)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2)在课文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3)在“交流平台”中总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4要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