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评审报告.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管理评审报告.doc

管理评审报告.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管理评审报告表格编号:STZT/RD-006版本:A/0管理评审时间2002年5月30日管理评审目的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应性、充分性及有效性。管理评审项目:质量方针、目标及其实现情况;组织架构、设备、资源和人员等的适应性;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情况;纠正和预防措施情况总结;顾客投诉审核;过程的业绩与符合性;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有关改进的建议。参加管理评审人员:黄超贤黄日平黄光音黄雪梅管理评审报告内容:1、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的实施实现程度与适宜性1.1评审人员一致认为:本厂的质量方针充分表现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质量管理原则,因为“质量第一,顾客至上”是本厂的最高经营和管理宗旨,而实施并运行的“严字当头全员品保优质服务持续改进”质量方针又促进了本厂狠抓产品质量管理,实施严格的内部检查,深入进行市场开拓,为客户提供高品位的服务,着眼于这一目的,厂内为树立全员品保,质量第一的意识而教育员工遵守质量法律法规,不断引进各种先进的管理方式,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纸桶与编织袋产品;形成了不断发掘、提高员工素质的企业文化,为此这几个月以来:教育并宣传教导所有员工,让其认知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并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与责任,从而改进和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以优质服务回报客户的信任;坚持持续改进不断进步的原则,确保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以管理促开拓,以开拓求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回报社会;合理配置资源,科学制定和实施质量目标,与内部员工、供应商和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公开对外承诺本厂对提高产品质量的决心,得到了客户和内部员工的好评,此举符合客户需求、市场需要与本厂需求。1.2各部门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具体实施如下:★生产部:自从执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以来,对文件要求的执行及过程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大大有所提高,对各种型号纸桶、编织袋的生产从原材料采购、工艺改进、生产控制、检验等记录都有了更完善的进步。严格执行原材料入厂质量检验及异常反应的处理,包括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工作,保证出厂产品质量符合顾客的要求,使产品出厂合格率达到了100%,一次合格率达到。认真执行计量器具的检验和测试状态标识工作,对计量检测设备进行送检和测试工作,保证计量器具的有效性。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出现故障及时报修,及时维修,对故障较大的设备需送外维修,保持车间的正常运转,保证每月按下达的生产计划圆满完成任务。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过程检验及成品检验规程,及时做好各种记录,保证不合格问题及时处理。严格检验入厂的材料,如果材质没有问题,才可以办理材料进仓、入账手续,保证材料库存有货,及时供给生产使用。★供销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来,供销部对供应商的管理上升到对资质、信誉的管理,为此对所有的供应商进行了评审,确保材质能满足本厂产品的要求和生产及时交付的要求。组织进行了顾客满意的调查,共发出了《客户意见征询表》27份,其中收回20份,收回率为74.07%,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客户共填写的调查项目数为221项,其中客户不满意的项数为14项,根据质量手册对顾客满意率的计算,则本次顾客满意率为93.67%,超过了本厂原定下来的顾客满意率为90%的质量目标,说明了本告诉对顾客的承诺与实现是让顾客满意。在所有的供货过程中,实行了供应商每批产品进行质量监控的措施与要求,加强了与供应商的沟通与管制措施,使本厂的办公室:建立了人力资源各项管理制度,从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来,共进行了59人次的培训,其中培训3人次不合格,培训合格率为94.9%,经对其中2人不合格者进行补训与补考后,培训合格率为98.3%,已达到了质量目标的要求。及时收集、处理客户信息资料,加强内外沟通与交流,规范了文件的管理工作,使各部门的工作重点都有文件进行适时的指导。2、组织架构、设备、资源、人员等的适应性本厂采用典型的以过程为中心的质量管理模式,因而本厂的组织架构也高度体现对质量管理过程进行全面决策和管理的组织架构,对产品实现过程实行由生产部负完全责任与决策,对顾客要求的识别与顾客满意的监视与测量、原材料的采购采取由供销部进行决策与管理,各部门各自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与改进,直接对厂长负责,致使各项运作能高效有效运行,产生了今年迄今为止没有顾客投诉的较好局面。厂长能针对机会和约束条件,有效、高效并及时地提供资源,鼓励开展创新性,持续改进所需的资源和机制,以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但随着整个世界现代化程度的越来越高,厂内的厂房等基础设施的配置不能很好地适合厂发展的需求,应采用新技术与设备来进一步提高整个厂的运转,完善现有的基础设施,配备更好的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才能使本厂更上一层楼。现有人员对于工作都相对较熟悉,但普遍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