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10kv及以下谋划报告书.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37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10kv及以下谋划报告书.doc

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10kv及以下谋划报告书.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泸州市泸县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10kV及以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泸州北辰电力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九月目录一、泸县社会经济概况二、泸县农网总体概况三、县城电网现状四、城网改造至今工程建设情况五、县城电网存在的问题六、县城电网建设必要性与改造方案七、投资估算八、效益分析九、建设工期及预期目标十、工程建设组织和保障措施十一、附件泸县社会经济概况1.1地区总体情况泸县位于泸州市北部,与重庆市、内江市、自贡市和宜宾市接壤。泸县属长江水系,长江、沱江从泸县南边经过,过境长度分别为12.3KM和24.2KM。隆(昌)纳(溪)高速公路、泸隆公路和泸(州)隆(昌)铁路横贯泸县南北,是西南出海通道四川段必经之地,交通十分便利。泸县是一个拥有1529平方KM区域面积,108.57万人的农业大县,下辖19个乡镇,251个行政村,42个社区居委会,县政府驻福集。现有耕地8.64万公顷,其中水田5.80万公顷,旱地2.84万公顷。农民人均占有耕地0.73亩。林地(含园地)面积1.73万公顷,草地面积0.43万公顷,淡水面积0.73万公顷,未利用地2.46万公顷。泸县境内烟煤、石英砂、石灰石、天然气、地热等矿产资源量大质优。其中:烟煤资源量为10598万吨,储量6710万吨;石英砂资源量约236553万吨,储量35666万吨;石灰石资源量18450万吨,储量8045万吨。石英砂是泸县的优势矿产,有益组份Si02达97.6-99.26%,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有很好的开发前景。泸县电网目前由国家电网和地方电网两部份组成,总供电面积1529平方公里,含251个行政村,42个社区居委会,供电人口约108.57万人。泸县县城占地面积9.9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1万。随着四川省电力公司对四川和益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代管,全县的供电区域将逐步统一。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十一五”期间,全县始终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优先发展工业不动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呈现出发展速度由慢到快持续增长;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县转变进程加快;经济结构逐步调整优化,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财政状况日益好转;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县城初步建成;以农村高中教育为品牌的泸县模式响誉川内外;发展的软硬环境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比“十五”期间提高1.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42.9:27.4:29.7调整为22.1:54.0:23.9。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5%,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由“十五”末的27.2%提高到38.8%;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革成功地实现了“两个100%”的转变;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共引进工业项目365个,到位资金16.1亿元。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3%,劳务收入由“十五”末的16.9亿元增加到18.1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十五”末的52%提高到54.1%。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1%,比“九五”期间提高0.6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00元。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表1-1泸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00~2010年)年份面积(km2)GDP(亿元)产业结构比例(%)年末总人口(万人)人均GDP(元/人)城镇化率(%)一产二产三产2,004152949.3534.6936.2529.06103.4647708.392,00515295435.5633.1531.3104.4951688.472,006152962.532.963631.04105.52592325.42,007152977.8832.1139.4728.41106.57730826.62,008152997.0730.1943.0826.72106.9790758.822,0091529110.225.1448.3726.5107.7102329.012,0101529134.6522.0954.0623.85108.57124029.3“十五”年均增长率---------“十一五”年均增长率---23.09---0.5821.88---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初步建成全国生态环境县、全省一流县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其中在经济增长上:在未来十年中,前五年GDP年均递增10%以上,后五年GDP年均递增12%以上,经济运行质量和总体效益明显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递增10%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不低于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