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第6章.pptx
上传人:骑着****猪猪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X 页数:129 大小:6MB 金币:2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细胞生物学第6章.pptx

细胞生物学第6章.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第一节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1.1线粒体(mitochondrion)的形态结构形态以线状和颗粒状最常见;也可见环形、哑铃形、枝状或其它形状;大小一般直径0.5~1.0μm,长1.5~3.0μm;存在巨大线粒体(胰脏外分泌细胞中可长达10~20μm)数量一般动物细胞:数百至数千;一般植物细胞较动物细胞中少;在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多;分布不均匀分布;与功能有关。通常分布在细胞功能旺盛的区域。可向细胞功能旺盛的区域迁移,微管是其导轨、马达蛋白提供动力。1.1.2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线粒体超微结构(1)外膜(outmembrane)(2)内膜(innermembrane)嵴(cristae)Lamellarcristae(3)膜间隙(intermembranespace)(4)基质(matrix)内室(innerchamber)1.2线粒体的功能1.2.1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和机制线粒体的主要功能就是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氧化(放能)和磷酸化(储能)是同时进行并密切偶联在一起的,但却是由两个不同的结构系统实现的。(1)电子传递链(呼吸链)electron-transportchain参加呼吸链的氧化还原酶NAD(nicotinamideadeninedinucleotide),&NADPFlavinmononucleotide(FMN)&Flavinadeninedinucleotide(FAD)铁硫蛋白:在其分子结构中每个铁原子和4个硫原子结合,通过Fe3+、Fe2+互变进行电子传递,有2Fe-2S和4Fe-4S两种类型。辅酶Q:是脂溶性小分子量醌类化合物,通过氧化和还原传递电子。有3种氧化还原形式,即:氧化型醌Q,还原型氢醌(QH2)和介于两者之者的自由基半醌(QH)。细胞色素:分子中含有血红素铁,以共价形式与蛋白结合.以铁卟啉为辅基,通Fe3+、Fe2+形式变化传递电子,呼吸链中有5类,即:细胞色素a、a3、b、c、c1,其中a、a3含有铜原子。①复合物ⅠNADH脱氢酶(NADH—CoQ还原酶)②复合物II琥珀酸脱氢酶(琥珀酸-CoQ还原酶)③复合物III细胞色素c还原酶④复合物IV细胞色素c氧化酶(2)ATP合成酶的分子结构与组成ATP合成酶ATPsynthase(3)氧化磷酸化作用与电子传递的偶联长呼吸链由复合物I、III、IV组成,催化NADH的脱氢氧化。产生3分子ATP。短呼吸链由复合物II、III、IV组成,催化琥珀酸的脱氢氧化。产生2分子ATP。TransportofelectronsfromNADHTransportofelectronsfromFADH21.2.2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ChemiosmoticTheoryQ循环化学渗透假说的特点1.2.3.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旋转催化1.4线粒体与疾病第二节叶绿体与光合作用质体2.1叶绿体的形态、大小和数目/2.2叶绿体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双层膜组成,其间为10~20nm的膜间隙。外膜的渗透性大。内膜对通过物质的选择性很强CO2、O2、Pi、H2O、等可以透过内膜;ADP、ATP、NADP+、葡萄糖等及焦磷酸不能自由透过内膜,需要特殊的转运体才能通过内膜。叶绿体基质中,由单位膜封闭形成的扁平小囊。基粒类囊体:类囊体片层垛叠而成;基质类囊体:类囊体片层不垛叠,贯穿于基粒之间;类囊体膜内膜与类囊体之间的空间。卡尔文循环场所;叶绿体DNA,RNA,核糖体等;一些颗粒成分:如淀粉粒、质体小球和植物铁蛋白等。Chloroplast2.3叶绿体的主要功能——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基本过程叶绿体的功能光反应暗反应原初反应:叶绿素分子从被光激发至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为止的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反应过程:①色素分子集光复合体(LHC)由大约200个叶绿素分子和一些肽链构成。全部叶绿素b和大部分叶绿素a都是天线色素。光合作用单位光子光系统Ⅰ(叶绿素-蛋白复合物)光系统Ⅱ(叶绿素-蛋白复合物)水的光解2.3.2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光系统ⅡPSI和PSII的接力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②光合磷酸化光合磷酸化的类型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光合磷酸化机制类囊体膜上的成分光合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的异同/2.3.3光合碳同化(1)卡尔文循环(C3途径)Calvincycle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2)C4途径/(1)羧化阶段:(2)还原或转氨阶段(3)脱羧阶段(从叶肉细胞转移到维管束鞘细胞,然后脱去CO2,参加卡尔文循环)(4)再生阶段(3)景天科酸代谢(CAM)景天科酸代谢途径(CAM)第三节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相似点线粒体和叶绿体比较线粒体的半自主性的证据线粒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