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新建2000吨冷库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3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新建2000吨冷库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新建2000吨冷库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新建2000吨气调保鲜库项目建议书耿马县华侨管理区2010年4月12日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第三章建设条件第四章市场分析及销售方案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第六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第七章财务评价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十章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耿马县新建2000吨气调保鲜库项目建议书项目名称:耿马县新建2000吨气调保鲜库项目项目执行单位名称:耿马县华侨管理区管委会项目性质:新建概算投资:800万元项目建设期:2年(2010年7月~2012年7月)项目建设地点:耿马县华侨管理区项目建设内容:新建储量为1000吨的气调保鲜库2座,(共计2000吨气调保鲜库)占地面积16680m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建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及配套附属建筑。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本项目单位云南临沧市耿马县华侨管理区,耿马华侨管理区前身为耿马华侨农场,创建于1958年3月,曾先后隶属于云南省生产建设兵团、农垦总局,1978年8月接纳1892名越南归难侨后交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管理,1988年11月归口移交县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2009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6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省华侨农(林)场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1〕13号)的要求和“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改革目标,华侨农场实施全面改革,3月18日挂牌成立了耿马华侨管理区,为县人民政府派出的乡科级机构。管理区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和侨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干部人事按干管权限纳入地方统筹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县级发展规划,所有经费收支接受县级财政的指导、管理、审计和监督,管理步入正轨,基本实现改革和发展目标。目前,管理区辖14个生产队,总面积14.29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43万亩。全区总人口3551人,其中归难侨1988人,现有劳力1421人,离退休人员550人,机关管理人员27人。产业以甘蔗种植为主,水果、蔬菜、养殖等新兴产业为辅。2009年度全区完成国民生产总值3383.13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929.19万元,林业产值420万元,畜牧业产值851.34万元,加工运输业产值66.7万元,人均纯收入2927.5元。1.1.2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名称:云南临沧市耿马县2000吨气调保鲜库建设地点:耿马县华侨管理区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区建设总规模是储量为2000吨气调保鲜库,占地面积16680平方米,其中:主要包括土建工程、设备购置及配套附属建筑。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二年,自2010年7月—2011年7月,第一期建设1000吨气调保鲜库、在8月投产拭运行;第二期为2011年8月—2012年7月建设1000吨气调保鲜库。争取在2012年8月运行。1.1.4项目建设方案设备方案:本项目气调储藏库关键设施和设备及技术方面从外国引进。生产技术方案:每年储藏保鲜甘蔗1000吨,保鲜储藏期为六个月,平均三个月周转一次;每年储藏保鲜水果1000吨,保鲜储藏期为六个。供电建设方案:本工程用电接在耿马县供电管理区中心变电所10KV线路上,全库装机容量取450KW,供电系统选择容量500KVA。1.1.5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本项目计划总投资800.0万元,由项目建设单位自筹。1.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主要技术经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序号指标单位数量备注1生产规模T/a20002总投资万元800.02.1建设投资万元789.342.2流动资金万元10.663项目定员人303.1工人人153.2工程技术人员人103.3管理人员人54动力消耗4.1电KW7504.2水万M35占地面积M2166806年总成本万元336.967年销售收入万元4008年利润总额万元200.379投资回收期年6.5210投资利润率%31.311.2建议书编制依据《耿马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1.3综合评价1.3.1综合评价(1)项目建设必要性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华侨农场种植结构单一、产出效益低的问题,带动华侨管理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方向,提高农产品的产出效益,推动华侨管理区经济快速增长,项目实施后,可增加基地收入521万元,带动种植户800个,农工年均收入增长6806元。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并可以扩大就业,解决30多人就业。且华侨管理区将从本项目获得较大收益和长足发展,为西部大开发和繁荣云南地方经济做出贡献。(2)项目建设可行性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