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与行动河湖连通项目分析.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3.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与行动河湖连通项目分析.ppt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与行动河湖连通项目分析.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情况二、河湖连通的分析与思考一、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情况(1)自然条件:我国主要自然资源条件不如人意,我们必须保护自然。水资源这个无法靠进口获得的资源最为突出。很多指标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人均耕地仅是世界水平的40%。(2)严峻的水生态环境问题: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迅猛,但资源环境代价极大。持续高强度的开发利用,使我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影响。我国河流水生态健康状况评估(3)国家发展战略提出: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理论创新和实践深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发展方式: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天人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空间格局:生态健康、生产集约、生活宜居最终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4)主要措施及试点情况: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约束和调整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各种行为,处理好人水关系,用文明的方式善待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措施一: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三条红线”。全国用水总量分阶段目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阶段控制目标(以2000年不变价计)水功能区达标率目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取得较好的成效:用水总量得到初步控制,2015年用水总量控制在6350亿的目标没有突破;用水效率明显提高,2010年到2014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90方下降到60方,农业灌溉亩均用水由421方下降到400方。水功能区达标率在逐步提高,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从2011年60%,提高到约70%。措施二:以行政区域为单元,开展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的目标是实现水质良好、水流通畅、生态完整、生物多样、文明传承。全国105个城市开展了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很多地方第一次以水域为核心制定区域(城市)规划,布局城市,打造环境优美、质量保证的宜居城市、宜居乡村。很多试点成功列入全国海绵城市建设及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试点。宁夏银川试点:节水提质结合本地特色,突出“一山、一河、一台、一网”的空间水生态网络格局,建设银川水生态文明城市。一山:贺兰山,突出其生态安全的“屏障”作用。一河:黄河及滩地,突出其生态廊道“轴心”作用。一网:银川平原河湖水网,突出“蓄供排景净生”综合功能。一台:灵武台地,突出生态系统“防护”功能。银川试点在节水、水权转换、水系连通、水景观与水文化等方面探索出很多好的经验。在节水的同时,大力改善水环境及水景观,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哈尔滨试点:以水定城哈尔滨市政府提出“以松花江为纲、以水定城、以水兴城”的理念,构建“一江两岸,一主两翼、南北双廊、多点共生”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格局。水乡泽国的平原水网地区经济发达的人口密集地区因水而美的历史文化名城基础扎实的水管理先进地区山建设内涵与路径选择水生态文明建设,让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重新认识所在区域的水土资源情况,重新认识城市建设中的用水、排水、邻水问题,在满足基本生活等实用功能的基础上,从躲水、怕水、污染水、隔离水到亲水、乐水、保水、与水相宜,从各自为战到多规合一;提高了宜居的标准。从根本上说,对水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居住环境建设的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一样,纳入了整体布局规划;2、将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系统的修复作为提高土地资源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3、重视老百姓对水环境、水生态的高标准要求;4、重视水资源、水域开发利用的适度和可持续性;5、在符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尽可能延伸水资源的多功能的发挥,特别是生态功能的发挥;……二、河湖连通的分析与思考1、河湖连通内涵用通俗易懂的表达,反映我们需要遵循的河流、湖泊的自然规律,在水域上需要解决的生态问题。最容易发生“不连通”问题的首先是规模较小的河流,他们很容易受到自然或者人为影响,造成水系毛细水道的堵塞或者变化,逐渐影响整个流域。因此,河湖连通作为立足行政区域的一项工作,应着重在中小河流的连通。2、河湖阻断的危害(1)江河洪涝水宣泄不畅,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明显不足原因:城区扩张、围湖造田、侵占河道滩涂等土地利用与开发,人为占用河道,以及筑堤建闸等活动,削弱了河道与两岸低洼地、湖泊湿地的连通性;河道因为长年来水量少,淤积严重。洞庭湖面积变化情况*(2)水动力条件严重不足,水环境承载能力下降,水质恶化(3)人为造成水、陆空间的不合理配置,水域规划与陆域规划的分离。3、河湖水系连通的总体目标及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