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读写结合情知教学策略”研讨总结2013.5由于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我们语文阅读课堂更多地体现了以教师为主体,关注的是对学生认知完成的认识,而对学生能力训练、学生的学习热情普遍不够重视。为解决这些问题,新学斯开始,学校开展了新一轮的情知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教师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演练,并结合情知教学课堂评价标准,反思教学、改进教学。三月份,学校进行了教学大赛、数学学科情知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语文教师也都参与其中。通过学习,语文团队老师对“情知教学的内涵与外延”认识更深了,教研活动中更注重强调情知教学的策略这一主题。为了推进课堂教学情知教学策略的研究,做实课题,使“课堂情知教学策略”研究成果在语文读写结合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四、五月份,语文团队在教师个人学习、演练、反思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阅读课堂教学研讨展示活动,使每位教师都学会运用“育新小学情知教学课堂标准”实施教学,整改课堂。语文团队先后于4月10日、4月17进行了“语文教学情知教学的策略”理论研讨。教师占有了更多的理论资料,为团队5月8日专题研讨做了充分的准备,同时推进主题研究的深入。2013年5月8日,在前期对“课堂教学情知教学的策略”学习演练的基础上,语文团队进行了有关——“语文读写结合情知教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李琛老师执教了四年级语文《27.鱼游到了纸上》。课后,语文团队全体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诊评活动。在诊评活动中,李琛老师首先对个人教学进行教学设计意图及教学反思,语文团队教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诊评。看课的领导教师一致认为,李琛老师的教学既教知识,又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训练。1、教师用情。要想感动学生,教师首先自己要是一位动情之人。李琛老师能够对课文“情深似海”,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和作者交流。能够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因素,带着——“画鱼”、“爱鱼”这种切身感受,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引起共鸣。教师善于“抒情”、“煽情”,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2、品词入境。朱光潜先生曾就情感思想和语言文字的关系作过如下阐释:“语言的实质就是情感思想的实质,语言的形式也就是情感思想的形式,情感思想和语言本是平行一致的,并无先后内外的关系。”这句话告诉我们,情感是不能靠传授灌输的,而应是学生自发生成,是学生通过和文本对话,品词感悟,从而产生的共鸣。那么如何在与文本对话中激发学生情感呢?“品”和“入”是两个不错的方法,即“品词”、“入境”品词不同于传统的词语分析。李琛老师在导入《鱼游到了纸上》这一课题时,它不是机械的老师问学生答,而是引导学生审题,在教师、学生自主地和文本对话过程中,抓住了课题中的“文眼”——游,从而做到真正的品词,所谓“文眼”也就是品文章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它能反映文章内涵、精神的关键词。李琛老师引导学生细读《鱼游到了纸上》中的“工笔细描”、“挥笔速写”就是这样的词,老师引领学生一次次图文对照领悟,又适时进行诵读,这时,学生不再是毫无感情地漫读,而是发自内心的感叹,情意随着品词迸发而出。3、朗读动情。“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小学语文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蕴涵着丰富的色彩,在本节课上,通过读,教师、作者、学生之间的情感可以得到沟通;通过读,学生的情感得到调动和激发;通过读,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和启迪,真正走进了“残疾青年的内心深处”。研究中,大家各抒己见。语文主任对读写结合课堂教学策略须关注的几个点进行了强调重申,语文团队达成共识。最后,吕校长对本次研究活动给予了肯定,并针对下一步“情知教学研究”提出了可行性要求。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将依据情知教学的策略标准,开展有效的教学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