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初中数学七下《512轴对称变换-》word教案-(1).docx
上传人:猫巷****觅蓉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湘教初中数学七下《512轴对称变换-》word教案-(1).docx

湘教初中数学七下《512轴对称变换-》word教案-(1).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轴对称变换教学目标1、了解轴对称变换的概念。2、理解轴对称变换的性质:轴对称变换不改变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3、会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变换后的图形。4、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5、了解并欣赏物体的镜面对称。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轴对称变换的概念和作法。2、难点是课本“合作学习”所要求解决的问题需要从立体图形转化到平面图形。教学准备1、复习上节学习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它的基本性质。2、学生工具准备:一面小镜子。教学过程一、观察、回答、体会下列问题请问上面(图2-1)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在哪里?2.现在我们把他沿着对称轴剪开,这样我们把轴对称图形位于对称轴两侧的两个部分看成两个图形了。这里我们可以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3.再观察图2-2中直线a两边的两个图形,他们就关于直线a成轴对称。4.针对图2-2:由左边的“喜”变为右边的“喜”并且这两个“喜”字关于直线a成轴对称,这样的图形改变叫做图形的“轴对称变换”。也叫“反射变换”。(简称反射)经变换所得的新图形叫做原图形的像。5.反思: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变换有什么关系?(注意:要从两者涉及的图形个数、后者中对两个图形统一为一个图形来看等几方面说明)6.交流归纳:一个图形经轴对称变换后,图形上的某点与在“像”上的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一、动手实践1.例:如图,已知⊿ABC和直线m。以直线m为对称轴,作⊿ABC经轴对称变换后所得的像。分析:(1)作图形“像”的过程其实是找到关键点,然后作出关键点的“像”的过程。(2)操作的依据是“对称轴垂直平分连结两个对称点之间的线段”。作法:略。反思:在图2-4中如果把图形沿直线m折叠,由作法可知:两个三角形会重合吗?如果重合,这说明什么?师生交流归纳:(1)轴对称变换不改变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2)经轴对称变换所得的图形和原图形全等。2.练一练:课本P42“做一做”。三、合作学习1.如图2-5左边是刻在印章上的“马”,右边是印在纸上的“马”,如果把它们并排放在一起,两者关于怎样的一条直线成轴对称?图2-52.请你在纸上写上数字“23”,把它放在你的小镜子前,在镜子中你看到了什么?交流归纳:实际图形与它在镜子里的像也可以想象成图2-5那样成轴对称关系。四、总结提高,课堂练习1.什么是“轴对称变换”?2.怎样作一个图形经轴对称变换后所得的像?3.“轴对称变换”的性质是什么?4.理解并体验镜面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