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山导案.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七月的天山导案.doc

七月的天山导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题4七月的天山课时1课时主备人张青娟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学习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学习难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知识链接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峰顶白雪皑皑。天山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在博格达峰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约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相传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来到这里,王母娘娘就在这里设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称“瑶池”。现在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学习过程教学环节学案导案自主学习预习任务:1、通过读课文,我认识了下列词语,能把它们准确地读出来。山涧五彩斑斓俯视幽静萦绕白皑皑绵延矫健2、我要结合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将课文读通读顺,并读给家长听。3、通过熟读课文,我可以把下面句子填完整。①初入天山,作者看到了()、()和()。②进入天山,作者看到了()。③深入天山,到处是()。④作者重点从天山的()、()、()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的情感。4、我要了解天山。1、谈话导课,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简单谈一谈对天山的了解。2、检查预习:(1)指名读词语。(2)分段读课文,师生评价,随机指导。(3)完成填空。合作探究自主探究一: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找出有关方位变化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作者按什么顺序游览的?合作探究二:说说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是一种怎样的景象?结合具体的句子说一说天山的雪峰、原始森林、野花各有什么特点?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想象?合作探究三: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是那么令人神往,作者是如何具体、形象地描绘这一景物的呢?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的哪些想象和比喻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除了比喻外,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揣摩、欣赏?读课文,结合具体的句子在组内交流。学生自读课文,与小组同学一起探讨,师指导方法。展示交流学生找出来全班汇报:“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雪峰的特点:寂静、优美、令人向往。原始森林:幽静、幽深、富饶。野花:色彩鲜艳、形态多样、繁花似锦。小组代表结合具体句子小结天山景色的特点,并能通过朗读体现这些特点。“蜿蜒无尽”,写森林之广大。以马蹄溅水,几声鸟鸣来衬它的幽静。以林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来衬它的稠密。以林外阳光灿烂和林中闪着烟头的红光来衬它的幽深。最后,以“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来突出森林之富饶。“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描其色;“像……彩霞……长虹”——绘其艳;“赛八寸的玛瑙盘”——状其大;“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显其多;“用不着离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夸其高;3、小组内交流文章的写作方法,感受语言之美。理清文章写作顺序“移步换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感受天山之美,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在诵读中体会语言之美。小结写作方法:(1)十分讲究写景的顺序,全文从总体上说,以游踪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或由远及近,或自上而下,写出了景物的变化,显得繁而不杂。(2)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作者抓住特征,用简练而又形象的笔触加以描绘,使之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构成一幅幅生动、奇美的画面。(3)绚丽多彩的语言,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边疆风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运用了比喻、映衬、夸张、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达标检测小练笔: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安排明确的线索,采用合理的顺序和即景抒情。测评反馈指导校正盘点收获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归纳总结反思作业布置背诵喜欢的段落。练习册3-6题。板书设计4*七月的天山移步换景景物特点修辞手法进入天山雪峰雪水溪流(水)比喻在往里走森林日影水声(树)美排比走进天山深处野花(花)比喻排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