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南京某银行“吞吐”有别为哪般?同样是ATM机出现了故障,但银行对“吞钱”和“吐钱”两种差错的反应却是前后迥异:面对客户万元存款被吞,银行的回应是漫不经心的“过两天再说”,闻听机器多吐3000元,银行的表现却是心急火燎的“5分钟赶到”。这出颇具幽默“小品”色彩的现实一幕,活脱脱折射出银行唯利是图的选择性“服务”实质。尽管银行工作人员对其前后不一的尴尬表现有自己的解释:“如果是机器吞了钱,现金进入机器的保险箱,那是安全的,而且现场有监控,对账无误后会返还给顾客的;如果是机器多吐钱,就影响现金安全,她们必须到场处理”。但明眼人心里都清楚:机器“吞进”的是客户的钱,“吐出”的是银行的款——这才是“吞钱和吐钱,‘客服’两重天”的真正动因。从表面看,银行的所谓“现金安全”说颇有几分道理,但事实上并不足以消释人们的质疑。且不说人们对机器“吃”进的现金是不是如银行所言的“进入了保险箱”满腹狐疑,即便如是,在一无证人二无“收条”的情况下,凭“电子眼”是否能证明那一打钱就是一万元,面对位居强势的银行,人们又凭什么相信“工作日之后清点对账”的真实性?这样说绝非是对银行的诚信度持疑,而是出于对可能引起纷争的现实考量。此前曾有过类似的新闻报道:去年9月,上海嘉定区的李先生在当地存款,数千元现金被机器“吞进”。银行于次日将轧账后多出的5800元差额返还给他。可李先生却称,银行返还的钱与自己实存数额少3100元。提起诉讼后,法院又以“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存款数额与转账数额间存在差额”为由驳回。事实上,银行的所谓“现金安全”无非是银行从自身利益考量的是非判断,绝没有顾及顾客的内心感受。机器“吐出”钱让银行惊恐毋庸置疑,“吞进”钱让客户着急同样符合情理。无论是从服务客户的宗旨出发,还是从确保规则对等的公平考量,银行都应当从推己及人、换位思考的角度,对“吞钱”“吐钱”给予一视同仁的优质服务,归于同样的“应急预案”。尤其是对于涉及顾客利益的“吞钱”异常,银行更应该表现出设身处地的急迫感。即便是不能随即开机验钱,也应当以负责任的态度,在知情后的第一时间到场察看,确定是机器故障还是操作不当,向顾客作出合理解释和告知其处置方案。这既是银行的职责所在,也是对客户的人性化服务。由此看来,银行需要改进的不只是工作态度,更有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叠罗汉”的校车还有多少?小小一辆面包车,竟然挤进这么多儿童,超员一倍还多。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辆“校车”如此严重超员,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所幸超员问题被及时发现。尽管驾驶员已被罚款并记分,但此事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却让人忧心忡忡:这次超员是偶然为之还是习以为常?这辆“校车”身份合法吗?此番如果不被查获,会不会依然浑水摸鱼,继续畅通无阻?近年来,超员校车酿成的悲剧频频发生,有关部门虽一再加大排查整治力度,可就是收效甚微,往往风声一过就外甥打灯笼——照旧,以致校车事故防不胜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这次新泰的超员事件来看,显然,有关部门对校车的管理没有真正重视,而是心存侥幸,好了伤疤就忘了疼。当前,随着各地学校陆续开学,校车又都忙碌起来。说实在的,校车现状很让人揪心,人们不得不为之捏一把汗:到底有多少冒牌校车在营运?难道在耍“叠罗汉”特技的超员校车仅仅山东新泰这一家吗?请问相关部门:敢拍着胸脯说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校车一点隐患都没有吗?校车事故猛于虎,教训极为惨痛。对校车的治理一刻都不能掉以轻心,只有痛定思痛、未雨绸缪,才能堵塞漏洞、防患未然。无论何时何地,必须对校车坚持逢车必查、对超员校车实行“零容忍”,这才是对学生和家长负责。中学设12名校领导,谁同意的?一所普通中学,竟然设有正副12名校级领导,同时还有30多名中层干部,以至于280名老师中竟然有50多人当官,官民比高达1/5左右,实在是吓人一跳。这种现象显然太不正常了,因为从学校管理的角度讲,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多领导。但从现在的情况看,学校领导人满为患的现象并非孤例,反而显得非常普遍,这又是为何呢?在笔者看来,这其实和官场“一正N副”的根源是一样的,那就是在看似清水衙门的学校中,如果能捞到一官半职,就能收获许多好处。少上课、多拿绩效工资这些自然不在话下;同时,校领导还能在推荐表彰、职称评定等方面占尽先机;另外,在安排教师课务、学生分班、转学借读等的审批及高校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等方面,也有潜在的利益可以谋取。有这么多的诱惑,校领导焉能不“比比皆是”?而面对人们的质疑,教育局相关领导总爱理直气壮的拿“这是学校工作需要”、“并没有超过规定职数”来进行回击。如果你不服气,那就请翻看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学校行政干部职数设计规定,人家确实一点不超标。可问题是,这样的职数规定几乎是教育部门自己一手制定的,根本就没有问问一线教师同意不同意。试想,如果让普通教师来确定学校设几名校长、副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