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高中历史必修1《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doc
上传人:东耀****哥哥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高中历史必修1《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doc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高中历史必修1《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汉元的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制度和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2)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重难点】重点:汉元时期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演变的史实难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自主学习】一、中央集权的发展(与的矛盾)1、汉朝:(1)原因:初期,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往往还是_____、_____并存。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2)措施:汉景帝平定________;汉武帝颁布“_______”,规定诸侯王死后,_______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3)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唐中期:(1)措施: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________。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际上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往往发展成为。(2)结果: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3、北宋:(1)背景: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2)措施:军事上——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________。行政上——文臣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________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大部分由中央掌控。(3)结果: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____________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也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_________的祸根。4、元朝:(1)措施:实行________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___________,边远民族地区设________进行管理。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______的节制。(2)影响: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___________,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___________的重大变革,是中国_____的开端。【预测检测】1、史书上说“汉承秦制”。汉朝对秦制继承中的哪一项影响最为深远()A.宰相制度B.郡县制度C.皇帝制度D.选官制度2、北宋建立后,宋太祖曾问臣下:“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宋太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北宋军队庞大,军费开支过多B.藩镇拥兵自重,混战割据不息C.辽、西夏屡屡进攻,战争频仍D.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与的矛盾)1、汉朝:(1)原因: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2)目的:为了加强(3)措施:汉武帝重用、,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2、魏晋南北朝:握有实权的先是_______,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________。3、隋唐时期:(1)措施: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____、_____、_____、_____、、六部.(2)影响:①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②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4、北宋:(1)措施:________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增设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分割宰相的、军权和。(2)影响: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5、元朝:(1)措施:________是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相权得到加强。(2)后果: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预习检测】5、三省六部制的积极意义在于()A.提高行政办事效率B.加强了皇权C.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扩大统治基础6、宋代对三省六部制多有调整,其核心是()A.重新划分部门职能,提高办事效率B.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C.充分分割军队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D.消解相权,强化皇权7、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下列关于该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①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②形成严密的封建官僚机构③有利于减少中央政令的失误④三省六部制基本上被后世历朝沿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过了“”、“”和“”三个阶段。1、汉朝:(1)制度:主要实行________。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2)影响:________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时期:(1)制度:________。(2)影响: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人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