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doc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5-学校临港一中年级高一学科历史编者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学习目标】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预习导航】1.两汉的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的制度。在中央设、、,习称“三公”。2.汉武帝时,起用为相;任用,参与军国大事,形成决策机构;原来三公九卿演化为,称为“外朝”。东汉光武帝时,扩大,成为机构3.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皇帝政事堂尚书省六部4.宋朝最高行政机构是,最高军政机构是,两个机构合称“”。增设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5.元朝的“一省二院”分别指、、。6.中国古代对现存影响最大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制,创建于。【合作探究】1.以汉、唐、北宋的中央行政机构变化的史实,说说始终贯穿着哪两大矛盾?发展趋势如何?2.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唐代三省的各自职能是什么?三省关系如何?三省六部制确立有何意义?3.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变迁(1)察举制:(2)九品中正制:(3)科举制:【整合提升】【课堂达标】1.汉朝初期,宰相位高权重,汉武帝为限制宰相权利而采取的措施有:①起用布衣将相②扩大尚书台的权利,削夺三公权限③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成为“外朝”执行机构④尚书令代替丞相掌握了行政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2.下列关于刺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时设立,其职责是监察地方B.此事级别不高,但身份特殊——巡察时代表中央C.刺史的监察区称作州,相当于一个郡D.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3.唐代三省六部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A.中央机构设置的增多B.地方权力的进一步分散C.皇权的进一步加强D.中央各部门权力得以互相制约4.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一法典颁布前审批时需要通过①尚书省②中书省③门下省④皇帝A.③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5.7-9世纪末日本先后派遣了13批遣唐使,接待这些人的唐政府机构是A.工部B.户部C.礼部D.吏部6.北宋时的“二府”指的是A.中书门下、枢密院B.中书门下、尚书省C.中书省、门下省D宰相府与枢密院7.宋太祖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政府的官俸和军费开支却越来越大,导致中期财政危机。由此得出的教训是:A.机构改革必须增加财政开支B.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障C.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扩大政府机构和军队D.改革必须重视精兵简政8.在地方行政上,汉初既推行郡县制,同时又兼有封国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郡国制削弱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郡国制的实行是历史的进步C.郡国并存有利于国家进行统一管理D.郡国制在汉景帝时被彻底废除9.唐朝与北宋加强皇权专制的相同措施是:A.召开政事堂会议,完善三省六部制B.分割宰相权力C.剥夺大将对军队的指挥权D.集中司法权、军权10.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①是中国省制的开端②扩大了元朝的行政区域,发展了版图③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④带有民族压迫的色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史海沉钩】“烛影斧声”与宋太祖之死8xA(Xr\,R]s0陕西博客fj/gN/IGMOqP*O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归西了,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为历史留下了又一桩悬案。陕西博客-OV0f3G]司马光的《湘山野录》中记载,开宝九年十月,那天天气极为寒冷,宋太祖赵匡胤急唤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进入寝宫,宋太祖斥退旁人,只留下他们两人自酌自饮。酒过三巡,已是夜深了,他见晋王赵光义总是躲在后边,极其害怕,自有几分得意。见殿前雪厚几寸,便用玉斧刺雪,还不时对他弟弟说:“太容易了,真是太容易了。”当夜赵光义依照没走,留宿于禁宫。第二天天快亮时,禁宫里传出宋太祖赵匡胤已经死了的消息。赵光义按遗诏,于灵柩前即皇帝位。$v4RRF~0历史上所谓“烛光斧影”的疑案就指此事。有人认为“烛光斧影”也许不是疑案,只是晋王赵光义戕兄夺位的借口。宋太祖安排后事是宋朝的国家大事,不可能只召其弟单独入宫,并且赵光义又在喝酒时退避。用玉斧刺雪,这正是赵匡胤与赵光义进行过争斗的状态,晋王一狠心杀死宋太祖。要是不这样写,这段史料也许会被封杀。陕西博客}*g.Fa#_-w,C5YP!M不过,关于光义弑兄的原因,史书上另有一种说法。《烬余录》称,赵光义很喜爱已归降的后蜀主孟昶的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