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角的度量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角的度量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37--38页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自己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的需要,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角的表象;能通过量角,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观念,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3、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具准备:教师用的活动角和量角器各1个,为学生每人印制120°和50°的两个角,学生每人准备量角器1个,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感受角的大小出示活动角,提问:要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可以怎样做?变小呢?学生讨论,明确:角是有大有小的,角的两条边*开一些,角就大一些;把两条边收拢一些,角就小一些,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我们以前学习量线段,是用厘米、分米、米来度量表示,那么,角的大小怎样度量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二、认识量角器:走迷宫,找城堡1、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量角器,你看到了些什么?2、组织学生交流,说说看到些什么。结合学生的交流,指出量角器像个大迷宫不容易看明白,在这个迷宫里有4座大城堡: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3、出示教师用的量角器,请同学们一起走走迷宫,把你找到的4大城堡指给同学看。并指出内刻度线的0°刻度线、外刻度线的0°刻度线,结合学生的交流,指出角的计量单位“度”,并观察1°角的大小。三、学习量角、编儿歌1、我们认识了量角器,了解了4大城堡,你们会量角了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照书上的样子试着量角。2、组织学生交流量角的感受。提问:有没有兴趣把量角的过程编成儿歌呢?3、用量角器量印在练习纸上的角(50°的),把量角的步骤和方法编成儿歌,发挥集体智慧。提问:拿着量角器量角,第一步干什么?用量角器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师生共同操作,这一操作过程简单点怎么说?学生议:(点对点)板书。第二步干什么?怎么编儿歌?再用量角器的一条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学生初议(线对线或线对边)师生依次分步操作,找关键字编儿歌:“点对点,线对边,再看另一边”追问:这另一边的度线上有两个刻度,应该读哪一个度数?为什么?儿歌怎么补充?全班讨论,把儿歌板书完整。“点对点,线对边,再看另一边,0在外数外,0在内数内”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学生试着量出练习纸上的另一个角(120°的),先估计,再边读儿歌边度量。让学生说说怎样量角,怎样读出度数的。2、游戏:猜一猜,课件出示。①将角的一边和零度刻度线覆盖住,只露出另一边所对的刻度,内圈70°,外圈110°,学生猜多少度(可能以右边的零刻度为始边,读内圈刻度,也可能以左边的零刻度线为始边,读外圈刻度),再全部呈现,这个角是70°。②继续猜,方法同上,内圈130°,外圈50°,角的一边落在左边的零刻度线上。这个角应该读外圈刻度50°。③继续猜,方法同上,内圈120°,外圈60°,有的读内圈刻度,有的读外圈刻度,结果都错了。原来,角的一边已不在零刻度线上。3、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再在小组内交流。五、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本领,获得了哪些认识?角的度量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7—38页的内容和练习四的相关练习题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用量角器量角。2.通过一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具准备:每个同学一个信封,信封里有两根相同的小棒,作业纸。教学过程:一、小组操作——深化角的本质教师给每位同学准备一个信封,里面放有两根相同的小棒,但同桌两个同学的小棒长短相差很多。师:取出自己信封里的两根小棒摆角。同桌比一比,看谁摆的角达?师:同桌两个同学的小棒长短不一样,这样比较角的大小公平吗?二、层次铺垫——突破难点(一)量角器的认识1.认识量角器⑴让学生仔细观察量角器:上面有些什么?这些刻度怎么分的?这些数有什么规律?⑵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教师板书:中心、0刻度线、内刻度、外刻度。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展示: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份是1°。2.游戏师:我们做个游戏,看怎么把我们的身体变成一个达量角器。教师带着学生量手臂伸开,右(左)手是0刻度线,,手是180刻度线胸前是中心点,也可以看成角的顶点。下面我们用身体表示出量角器上各个度数的角是什么样的。从0度开始,即从两臂重合开始,右(左)臂不动,左(右)臂慢慢展开,一起表示出0度到90度的逐步变化过程,到90度时停下来感受一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