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13天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地壳物质循环三类岩石.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倒计时13天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地壳物质循环三类岩石.ppt

高考倒计时13天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地壳物质循环三类岩石.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倒计时13天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一、地壳物质循环1.三类岩石:A_______,B_______,C_______。2.四种作用:①_________,②外力作用,③_________,④重熔再生。二、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内外力作用的比较2.地质构造及对地貌的影响断层3.外力作用与地貌(1)流水作用:流水侵蚀常形成瀑布、峡谷等地貌;流水堆积常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貌。(2)风力作用:风力侵蚀常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地貌;风力堆积常形成____________等地貌。1.岩石圈就是指地壳。()2.风力作用包括风化作用。()3.背斜成山与背斜成谷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4.背斜不一定形成山地。()5.断层就是岩石的断裂。()6.平原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结果。()7.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8.板块挤压形成了山脉,板块张裂形成了海沟。()答案1.×分析:岩石圈的范围是地表至地幔的软流层,平均厚度100~110千米;地壳的范围是地表至莫霍界面,平均厚度约17千米。岩石圈不仅包括地壳,还包括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2.×分析:风力作用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而风化作用是指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水与生物等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现象的作用。3.×分析:“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而“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由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4.√分析:在不受外力影响的情况下,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作用会使背斜形成山地;但是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影响,岩石破碎易被流水、风等外力作用侵蚀形成谷地。5.×分析:断层是在岩石断裂变形阶段产生的,只有当岩石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时,才能称断层。形成断层,岩石必定断裂,但岩石产生断裂,未必一定形成断层,关键在于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6.×分析:流水的堆积作用是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但有许多平原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渭河平原形成的内力作用是地壳断裂下陷,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积。7.√分析:印度洋板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洋板块,它包括印度洋的北部、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及其邻近的海洋与岛屿。8.×分析: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陆边缘受挤压隆起为岛弧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板块张裂形成了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地壳物质循环8.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1)~(2)题。(1)关于图示地区各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与②处岩石相接触,使②处岩石变质B.②处岩石因高温、高压而形成C.③处岩石埋藏较浅,易变质D.④处岩石具有气孔构造(2)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分析,正确的是()。A.褶皱的形成晚于断层B.水平岩层的形成晚于倾斜岩层C.沉积物的形成早于喷出岩D.岩浆岩的形成早于沉积岩解析(1)①处岩石与②处岩石相接触,②处是地球内部岩浆侵入形成的岩浆岩,使①处岩石变质;②处岩石因温度降低,冷却凝固而形成;③处是后来形成的沉积岩,温度低,不易变质;④处岩石是岩浆喷出地表迅速冷却而形成的岩浆岩,岩浆中气体溢出,因而形成的岩石具有气孔构造。选D。(2)褶皱的形成早于断层,后来地壳下降,在上面又有新的沉积物,形成沉积岩,因而水平岩层的形成晚于倾斜岩层;沉积物的形成晚于喷出岩;岩浆岩的形成晚于沉积岩。选B。答案(1)D(2)B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9.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回答(1)~(3)题。(1)图示区域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①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③变质作用④外力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2)图中各类岩石的形成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A.A、D、G、B、FB.B、E、D、A、FC.G、B、A、E、DD.G、F、B、D、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B.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C.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②处向下打井开采解析(1)图示下部岩层有明显的水平弯曲变形,说明该地地壳发生过水平运动;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说明地质历史时期发生过岩浆活动;与岩浆岩接触地带有变质岩存在,说明该地发生过变质作用;C为沉积物,说明有外力作用的影响。选C。(2)根据图示岩层的分布和地质作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