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PAGE-27-JTG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forDesignofHighwayAsphaltPavement曹海利编著2006-1-1发布2006-1-1实施目次1总则2术语及符号2.1术语2.2符号3一般规定3.1交通量3.2路用材料的技术要求4结构层与组合设计4.1结构层设计4.2结构组合设计5路基与垫层5.1路基回弹模量5.2垫层与抗冻设计6基层、底基层6.1半刚性基层6.2柔性基层6.3刚性基层7沥青面层7.1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7.2沥青贯入式路面与表面处治8新建路面的结构厚度计算9改建路面设计9.1一般规定9.2沥青路面加铺层9.3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10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设计11排水设计及其他路面工程设计11.1一般规定11.2其他路面工程附录A沥青路面结构厚度计算示例A.1基本资料A.2路面材料配合比设计与设计参数的确定A.3路面厚度设计附录B气候区有关资料附录C沥青面层矿料级配与沥青贯入式面层表C.1各种混合料的集料级配表表C.2-C.3沥青贯入式面层材料规格和用量(方孔筛)表C.4表面加铺拌和层时贯入层部分的材料规格和用量(方孔筛)表C.5沥青表面处治面层材料规格和用量(方孔筛)附录D无结合料材料的级配组成表D.1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级配组成表D.2级配砾石结构层的级配组成附录E材料设计参数参考资料表E.1沥青混合料设计参数表E.2基层、底基层材料设计参数表E.3碎砾石土设计参数附录F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表F.1路基临界高度参考值表F.2二级自然区划各土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附件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2004条文说明1总则1.0.1为适应公路建设事业的需要,应贯彻“精心设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努力提高路面设计质量,使路面工程在设计年限内满足各级公路相应的承载能力和安全、耐久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公路沥青路面新建和改建设计,对有特殊用途的专用公路可参考本规范设计。1.0.3路面设计包括各结构层的原材料选择、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设计参数的测试与设计值的确定,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与厚度计算,路面结构方案投资估算,技术经济比较或长期寿命成本分析,提出推荐方案。以及路面排水系统设计,路肩加固以及其他路面工程设计等内容。1.0.4路面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1路面设计应认真做好现场资料收集、掌握沿线路基特点,查明路基干湿类型,在对不良地质路段处理的基础上,进行路基路面综合设计。2在满足交通量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节约投资的原则,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方便施工的路面结构方案。3应结合当地条件,积极、慎重地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并认真铺筑试验段,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逐步推广。4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注意施工中废弃料的处理,积极推动旧面层和基层的再生利用,应保护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1.0.5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面一般不宜分期修建。软土地区或高填方路基、黄土湿陷地区等可能产生较大沉降的路段,以及初期交通量较小的公路可进行“一次设计、分期修建”。1.0.6沥青路面设计应为汽车行驶提供快捷、舒适、安全、稳定的服务功能,并须满足设计交通量下应具有的整体刚度(即承载能力)及各结构层的应力应变的要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0.6规定。表1.0.6沥青路面技术指标项目目标值测试方法平整度国际平整度指数IRI<2.0(m/Km)、σ<1.0(mm)平整度测试仪、多轮仪抗滑性能横向力系数,动态摩擦系数,构造深度符合表7.1.2要求横向力系数SFC60动态摩擦系数DFT仪铺砂法或激光法高温稳定性动稳定度符合表7.1.7要求60℃,0.7MPa轮迹试验水稳性冻融劈裂试验强度比符合表7.1.8要求冻融劈裂试验抗裂性能极限拉应变符合表7.1.9要求-10℃,50mm/min结构强度规范规定程序计算1.0.7多年冻土、沙漠、盐渍土、膨胀土等特殊地区的路面结构,除按本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外,应考虑当地的气候、水文、土质、材料等特点,并结合各地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设计。1.0.8在选择路基和路面各项设计参数及路面使用性能指标时,应根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自然区划标准》的规定,按照公路工程所在地的自然区划特点选定各项参数或指标。1.0.9设计路面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