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92****sc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9KB 金币:9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9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讲述中国古代史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封建制度”这一概念,采用了对比分析法,将封建制度与奴隶制度进行对比。这种做法主要体现了哪种教学原则?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的理解和应用。选项A,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题干中并未体现直观性原则,故A项错误。选项B,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并未体现启发性原则,故B项错误。选项C,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题干中并未体现巩固性原则,故C项错误。选项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题干中教师采用对比分析法,将封建制度与奴隶制度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封建制度”这一概念,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故D项正确。2、在历史课堂上,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播放了相关的纪录片片段。这种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了哪种教学原则?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的理解和应用。选项A,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并未体现启发性原则,故A项错误。选项B,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题干中教师播放了“鸦片战争”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事件,体现了直观性原则,故B项正确。选项C,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题干中并未体现循序渐进原则,故C项错误。选项D,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题干中并未体现因材施教原则,故D项错误。3、在教授“新文化运动”一课时,教师首先介绍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最后让学生讨论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这种教学安排体现了哪种教学原则?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的理解和应用。选项A,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题干中并未体现直观性原则,故A项错误。选项B,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虽然涉及到了学生的讨论,但并未明确体现启发性原则,故B项错误。选项C,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题干中教师先介绍背景,再分析内容,最后讨论影响,这种教学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故C项正确。选项D,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题干中并未体现巩固性原则,故D项错误。4、在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已出现了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分工,这一历史现象出现在哪个时期?A.旧石器时代晚期B.新石器时代晚期C.青铜时代D.铁器时代答案:B解析: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分工逐渐明确。人们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发明了农业和畜牧业,并逐渐掌握了制陶、纺织等手工业技术。这一时期的分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为后来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选项B正确。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主要使用打制石器,尚未出现农业和畜牧业分工,故A项错误。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均在新石器时代之后,故C、D两项不符合题意。5、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史中的“四大发明”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