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自测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18****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KB 金币:9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自测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自测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9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目: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是()。A.昼夜现象B.昼夜更替C.昼夜长短变化D.四季变化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选项A,昼夜现象是由地球不发光、不透明以及太阳照射而产生的,与地球自转无关,因此A错误。选项B,昼夜更替是地球自转产生的重要地理现象,即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区交替进入昼半球和夜半球,从而产生昼夜更替,故B正确。选项C,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的,与地球自转无直接关系,所以C错误。选项D,四季变化同样是由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引起的,与地球自转不相关,因此D错误。题目:影响地表太阳辐射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太阳高度角B.纬度位置C.大气透明度D.地形地势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地表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选项A,太阳高度角确实会影响地表太阳辐射的强度,但它不是影响地表太阳辐射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因为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是随着地球自转和公转而产生的,它本身受到纬度位置的影响,故A错误。选项B,纬度位置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以及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范围,从而直接影响地表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是影响地表太阳辐射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因此B正确。选项C,大气透明度主要影响的是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的衰减程度,而不是地表太阳辐射的分布,所以C错误。选项D,地形地势虽然会对局部地区的太阳辐射产生影响,但它不是影响地表太阳辐射分布的最主要因素,特别是在全球尺度上,地形地势的影响相对较小,故D错误。题目:在地球仪上,经度和纬度的度数变化规律是()。A.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B.纬度从赤道向南、向北逐渐减小C.经度从18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D.纬度从赤道向南、向北逐渐增大答案:A;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地球仪上经纬度的度数变化规律。选项A,经度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到180°经线达到最大,然后向西或向东逐渐减小,但题目只问“逐渐增大”的情况,故A正确。选项B,纬度从赤道(0°纬线)向南、向北是逐渐增大的,而非减小,因此B错误。选项C,经度从180°经线向东或向西是逐渐减小的,而不是增大,所以C错误。选项D,纬度从赤道(0°纬线)向南、向北是逐渐增大的,这符合纬度的变化规律,故D正确。题目: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一天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选项A,春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除极点外)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都达到了一年中的中间值,既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所以A错误。选项B,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故B正确。选项C,秋分日与春分日类似,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除极点外)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同样达到了一年中的中间值,不是最大,因此C错误。选项D,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所以D错误。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第1题:题目:请简述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答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提升学生地理素养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几个有效的策略:运用地图教学: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空间思维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充分利用地图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分布、空间位置关系、空间形态等,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提高空间定位能力。实施案例教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案例,如不同气候类型下的自然景观差异、河流的流向与地形的关系等,通过详细分析案例中的地理现象及其背后的空间逻辑,增强学生的空间分析能力。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地理实验、制作地理模型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地理空间的变化和规律,加深对地理空间概念的理解,提升空间想象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GIS(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展示地理空间动态变化过程,如地形演变、气候变迁等,使抽象的空间概念直观化、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强化空间思维训练:设计一些针对空间思维能力的练习题或思考题,如根据经纬度判断地理位置、根据地形图分析河流流向等,通过反复训练,巩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方法。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它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地理空间问题。因此,在教学过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