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回乡偶书》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回乡偶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回乡偶书》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在老年回到家乡后,感到时光飞逝而写下的一首古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第一学段应该“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就从方法步骤(诵读古诗,理解诗意)与培养目标(获得情感体验,有感情地朗读)两个互相联系、螺旋上升的方面,为低年级古诗教学设定了阶段性目标。据此,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是培养读诗兴趣,理解诗中的'词句,体验作者情感,培养学生语感。应用板块式教学设计思路,将教学设计成四大板块:情境导入——朗读感悟——情感升华——拓展延伸。学习目标1.认识“偶、鬓、衰、客、何”等5个生字,会写“客、何”两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3.在读诗、悟诗的过程中,懂得热爱家乡。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思乡的古诗,并读一读。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情境导入1、播放歌曲《静夜思》,谈话:李白在思念谁?(家乡、亲人、朋友……)2、是啊,“月是故乡明”,所以,每当看到天上的明月,李白就会想起自己的家乡,就会吟诵起——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漂泊在外的游子,谁不在思念自己的家乡?公元744年,一位86岁的老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这时,距离他中年离乡已经有50年了。五十年了,踏上故乡的土地,他思绪万千,随笔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作——《回乡偶书》。4、简介作者,理解诗歌题目的意思。板块二:朗读感悟1.范读。2.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3.指名读,强调生字读音,相机指导书写“客”、“何”。4.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大意。5.学生交流。6.指导诵读、表演。板块三:情感升华1.“少小离家老大回”,五十年了,诗人迈着蹒跚的步履回到了家乡,看着亲切的乡邻,听着熟悉的乡音,这位86岁的老人心潮澎湃,又写下了一首《回乡偶书》(二)。2.指名试读,自由读,齐读。板块四:拓展延伸1.故乡,是每个人心里的一盏灯,这盏灯,亮在李白的心里,亮在贺知章的心里,也亮在无数游子的心里。从古至今,正是这盏灯,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不朽的诗篇。2.齐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泊船瓜洲》。板书设计回乡偶书少小离家乡音无改热爱家乡教学反思《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在老年回到家乡后,感到时光飞逝而写下的一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教学伊始,我用了耳熟能详的、同样表达思乡之情的《静夜思》创设了情境,把孩子们带入了思乡的氛围之中。低年级的古诗教学,重点在于读,所以,教学中,对于古诗意思的理解以孩子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只是简单点拨。同时,利用表演,让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教学效果良好。《回乡偶书》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3、懂得热爱家乡。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的真情实感。教具学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检查预习情景创设导入新课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2、揭示课题:《回乡偶书》释题:回乡偶书(回到家乡,偶然遇到一件事,心中有些感想,就把它写下来。)新课传授探索研究二、初读古诗,读准生字词。1、自由地大声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2、生划出生字,师出示字卡。“同学们看看这些字词读准了没有?”指名读——小老师带读——齐读3、指名读字;师:“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4、同桌互相读全诗:听一听字音读准了没有?5、指名读,生评议。及时表扬。三、再读古诗,运用自学方法,品词析句。1、说说哪些词的意思你不懂,师作上记号。2、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呢?(生自由说)3、师帮助归纳:老师给大家三条求助方法:1〕看课文插图,用心思考;2〕查学习古诗的工具书;3〕求助学习古诗的高手或者求助教室里的老师。4、生开始自主学习,老师也和你们一起学习。5、指名说说自己的收获,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