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用文档.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兴旺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3、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人口模式特点时代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原始社会传统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初期过渡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兴旺国家18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展中国家20世纪中期-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兴旺国家开展中国家的局部兴旺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开展水平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开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第三节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迁移原因特点迁移路线二战前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开展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2.从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洲人到美洲、非洲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二战后各国经济开展不平衡1.从开展中国家到兴旺国家2.定居移民减少,流开工人增加〔外籍工人〕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对人口迁出地: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人口迁入地:人口增加,人才的流入,有利于经济开展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经济:开展水平,交通通讯开展政治:政策。战争,政治中心变更,社会:教育。家庭婚姻。宗教迁移原因特点迁移方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1.方案经济体制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方案、有组织地进行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改革开放政策自发迁移内地到沿海山区到平原贫困地区到兴旺地区、“民工潮〞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区位因素自然:地形平原,高原,山谷气候:中低纬〔温度〕。沿海〔降水〕河流,供水,运输,军事人文:矿产。交通。旅游。政治。宗教。科技。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城市等级越大,数目越少,效劳范围越大,效劳种类越多,级别越高。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兴旺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近期速度慢,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开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尚未到达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开展快,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区域联系生产协作联系:工序—协作〔布〕工业聚集部件—生产〔车〕工业分散商贸联系:区域贸易。国际贸易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量。地形、土壤,河流科技:劳动力,科技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种植水稻区位条件: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原地区,地势低平③人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④科技特点:①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④水利工程量大。第三节工业区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原料指向型工业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市场指向型工业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动力指向型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能源供给充足的地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高等教育和科技兴旺的地区。工业联系〔1〕投入——产出〔工序〕〔2〕轻,薄,短,小〔部件〕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开展的影响运输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输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