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常见传染性疾病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7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实验动物常见传染性疾病培训课件.ppt

实验动物常见传染性疾病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验动物常见传染性疾病一、概述1、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2、污染生物制剂3、干扰动物实验的顺利进行4、危害实验工作者的健康实验动物传染病的卫生防疫防疫原则检疫与疾病控制对发病动物的检查:1、病变检查:体表检查:死后30min内进行,检查是否有皮肤疾患,外科损伤。尸体剖检:切开皮肤,检查动物的乳腺区、腹股沟和腋窝淋巴结、颌下唾液腺和淋巴结。胸、腹腔检查:胸腔;气管;肺;心脏;肝和胆囊;肠及肠系膜淋巴结;脾;肾脏;子宫、性腺、膀胱等。2、细菌学检查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结合病理检查结果作出判断。3、病毒学检查:血清学检查:HA、HI、HFA、IEA和ELISA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病毒颗粒抗原或核酸的检出:血凝素抗原—HA、HI病毒颗粒—电镜或免疫电镜病毒基因组或核酸—PAGE、PCR潜在病毒的激活:应用免疫抑制剂或应激剂降低动物机体抵抗力,激活潜在病毒。抗体产生试验:将待检动物的组织悬液接种于无常见病毒的动物,1个月后采血,检查是否产生抗体。4、真菌学检查:采用分离培养法,用沙氏培养基。皮肤真菌—25℃培养深部真菌—37℃培养结合菌落特点、镜下染色检查和生化反应结果等进行诊断。5、寄生虫检查:体外寄生虫:肉眼观察;透明胶纸粘取毛样肠道寄生虫:采集粪便,肉眼观察有无虫体;漂浮法、沉淀法检查有无虫卵、原虫卵囊或包囊。血液寄生虫:采集末梢血液,制成薄涂片,染色镜检。组织内寄生虫:解剖动物时,对可疑部位做组织压片、切片检查。疾病控制:1、提高管理水平和饲养环境质量;2、实施动物剖腹产、子宫切除;3、严格隔离管理,培育健康种群;4、定期检查,发现患病或可疑动物,立即隔离;5、对动物尸体、淘汰动物应妥善处理,不得乱扔乱放。二、常见传染病实验动物细菌性传染病主要病原菌志贺氏菌病沙门氏菌病本病是布氏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牛、羊、猪最常发生,且可传染给人和其他动物。感染犬的主要是流产布氏杆菌、马耳他布氏杆菌、猪布氏杆菌及犬布氏杆菌。患犬大多为隐性感染,少数表现发热性全身症状,例外情况还有流产以及睾丸炎和附睾炎。犬由布氏杆菌引起的流产是在妊娠40~50天,流产后阴道长期流出分泌液,但于下次发情时有可能无困难地怀孕,也可能导致不孕。诊断本病以补体结合反应较为可靠而实用。鉴于犬对三种主要布氏杆菌经常是隐性感染,可成为人的传染来源,传染途径为食入、接触和吸入,而在病犬流产和分娩时是感染机会最多的时期,因此,作为兽医、饲养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主要指由败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多种动物,特别是兔和啮齿类实验动物(豚鼠、小鼠、大鼠)的疾病。其病变多种多样,临床症状亦随侵害部位而异。兔可出现鼻炎、肺炎、中耳炎、皮下或肺部脓肿、结膜炎,亦可引起败血症致死;也可引起猴的肺炎。在兔群中最常见的症状为鼻炎,不断地分泌浆液性或脓性鼻液,喷嚏,病兔常以前肢搔鼻致使前肢内侧被毛被污染湿润。在鼻炎病兔或外观健康兔的鼻腔中,常可分离到多种细菌,出血败血性巴氏杆菌为最主要。本病治疗效果不理想。建立无本菌的健康群是根本方法。此外,户外饲养兔时,本病显著减少。实验动物病毒性传染病(一)鼠痘4、症状:由于毒株、小鼠品系和机体状况的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有的发病较急,迅速死亡,有的进程缓慢出现典型症状,但大部分小鼠为不显性感染,有的小鼠可以既无症状,又可获得免疫。5、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和典型的临床症状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的,确诊可采取实验室诊断,方法有:动物接种感染、包涵体检查、病毒分离、血清抗体检测、牛痘病毒小鼠尾部划痕。6、预防与控制:目前无治疗办法。对污染的鼠群必须严格封锁,及早处理淘汰,全部设备进行彻底消毒,可用福尔马林熏蒸或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有效氯1,000mg/L),死亡动物及其废弃物污染的垫料等应予隔离焚烧。新引进的小鼠要隔离观察2~3周,健康者方能继续饲养繁殖,在做好日常综合性预防措施(清洁、卫生、消毒、检疫)的前提下,最好采取自繁自养的方法,进行疫苗预防注射效果较好。(二)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3、感染途径:通过皮肤、粘膜或吸入途径感染。只有带毒小鼠和金黄仓鼠可以向种内种间动物传播病毒。可经唾液、鼻腔分泌物和尿液排毒,小鼠之间通过子宫传播。4、诊断:用中和试验可测抗体,被检血清与LCMV混合后,接种小鼠或豚鼠足掌,阴性者不产生足掌肿胀。5、预防:预防本病的侵入,必须严格贯彻防虫灭鼠、消毒。对洁净鼠群最好实施自繁自养;对污染群最好采取全部淘汰,房舍彻底消毒,重新引种建立新群;对健康群进行定期检疫,淘汰阳性鼠。在严格的隔离条件下剖腹健康母鼠取仔饲养繁殖,建立SPF鼠群。(三)流行性出血热症状:潜伏期14天。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痛,结膜水肿,点状充血,最后衰竭出现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