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精品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精品多篇】.docx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精品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精品多篇】【摘要】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人教版下册三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练习十六第5~8题。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口算23×3040×3060×70032×4080×7090×4265×100700×260×7248×2037×2087×30二、计算完成教科书练习十六的第5题。让学生用竖式的方法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讲讲时要提醒学生哪一位上满几十要想前一位进几。三、解决问题完成教科书练习十六的第7、8题。让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讲评时要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计算的过程。提醒:第8题,求的是56套明信片共卖多少钱?和每套明信片有12张,有没有联系?要让学生分析出每套12张是一个多余的条件。四、游戏活动完成教科书练习第6题。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可多增加一些题目,有几道算式的结果要相同,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拿到一道算是二。算式的结果与蜜蜂身上的数相同的就可认为蜜蜂停在这朵花上。五、课堂小结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了解和差问题的结构特征,研究和差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并准确解答。2、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理解用假设法将和差问题转化,完整口述思路。3、优选方法,体会和差问题在解决生活实际中的作用。(拓展)4、营造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探求问题特征与解答方法。(情感)活动重点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能较熟练地列方程解“和差问题”。活动难点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活动过程一、课前游戏(意图:感知和差问题的结构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大数与小数)写数猜数:学生选择1-9中的任何一个数,写在卡片上,算出与同桌卡片上数的和与差。填入统计表中。(同桌学生报数,全班猜数,教师输入,指导学生验证)教师填写后两列的和与差,和是100,差是20;和是168,差是32。提出质疑:当和与差比较大时,还能猜吗?有必要去寻找方法、揭示课题:共同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就能找到大数和小数。我们把这类题型称为和差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和差问题。二、创境新授(意图:借助线段图,通过小组探究,理解假设法进行转化的三种方法)1、情景研究:理解画形结合图的意思,明确大数是苹果,小数是桔子。小组开展探究活动。PPT三种方法配合进行分析与汇报。体会三种假设的过程,感悟转化思想。方法一:假设拿去了4个苹果,还有10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就相等了。就是转化成了小数桔子的两倍。再除以2就算出桔子的个数。方法二:假设再拿来4个桔子,就有了18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也相等了。就是转化成了大数苹果的两倍。再除以2就算出苹果的个数。启发: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是第一种方法是和+差,第二种方法是和—差;相同点是都用了假设转化的方法,最后都除以2。方法三:也可以将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然后将总数14平均分成2份,再用7+2或算出苹果个数,用7-2算出桔子个数。这也是巧妙运用假设,将平均数运用到和差问题的解答中。完整板书,规范学生对综合算式的写法和读法。2、再理解方法:大数—差=小数的2倍,再除以2=小数小数+差=大数的2倍,再除以2=大数3、尝试应用:小强和爸爸年龄和45岁,爸爸比小强大25岁,爸爸和儿子各多少岁?(1)读出两个信息与问题,课件展示线段图,学生空画。(2)理解列式:假设爸爸少25岁就和小强年龄一样,小强和爸爸的年龄和45岁就变成了是45-20=20岁。20岁表示是两个小强的年龄和,再用20除以2算出小强的年龄。知道了小强的年龄,爸爸的年龄又怎样算呢?完整口述假设过程,上台板演,学生欣赏(3)再次强调求和差问题的方法:解答和差问题你最感欣赏的方法是什么?生:假设法生:(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4、巩固方法,准确填数:回到猜数游戏,用假设法求出大数与小数:和168,差32。和999,差111。引导学生根据数据对第一组选择(和+差)÷2=大数的方法,对后一组选择(和-差)÷2=小数的方法。三、探究变化师:生活中还有许多和差问题。1、小强在本单元测试中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语文和数学各得几分?(一题多变,你能有几种转化的方法。再判断分析。)猜测语文与数学分数。理解平均分数的意义。A、数学:(96+8)÷2=104÷2=52(分)语文:96-52=44(分)语文:(98-8)÷2=88÷2=44(分)数学:96-44=52(分)对方法A进行反思和质疑。寻找错误的原因。B、数学:96×2=192(分)(192+8)÷2=200÷2=100(分)语文:19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