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老挝贸易与投资分析一、老挝贸易(一)老挝贸易现状:总量、结构、贸易的基础近十年来,老挝的对外贸易发展较快,2013年老挝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老挝目前同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主要贸易对象国包括中国、越南、泰国、日本和韩国。表1对2008~2013年老挝贸易的进出口总量进行了说明: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老挝“七大”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几年以后,老挝的经济呈现出了在波动中增长的趋势。受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老挝的出口增长率呈现了负增长,但在随后的2010年和2011年,老挝经济实现强力反弹,2010年的进口增长率和出口增长率分别达到了41.02%和65.90%,涨幅惊人。近几年来,老挝的贸易发展势头良好。图1呈现了其近几年来进出口总额的增长趋势。表2则反映了在老挝的进口贸易结构中,最主要的商品为机械产品、运输产品以及金属和矿产品等。由于老挝的工业在“七大”以后才从整顿或重建的状态开始逐步发展,老挝国内对机械产品和运输产品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产品进口量最大。近几年来,由于国内的矿产工业的快速发展,其对矿产品的进口需求量在逐年减少,从2010年的5.05亿美元降低到了2014年的2.11亿美元,图2对老挝2012~2014年进口商品的主要结构及趋势进行了描述。另一方面,老挝出口商品的种类主要集中在依托其资源禀赋优势的产业相关产品上,主要出口商品为金属、木制品、矿产品以及纺织品,其中金属产品、纺织品和木制品的出口近年来较为稳定,蔬菜产品和矿产品的出口近年来增幅较大,分别从2010年的8800万美元和6700万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1.97亿美元和4.89亿美元。老挝的木制品出口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老挝木制品的出口目前是其出口商品中最为稳定并且国际认可度较高的商品。表3和图3对老挝近几年的主要出口商品种类情况进行了描述。受到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老挝的出口产品以低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采矿业、水电业、木材制造业以及旅游业构成了老挝贸易的基础。近二十年来,老挝主要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扩大对外贸易。老挝经济起步较晚,起点也不高,其国内工业体系中轻工业占比较大,且缺乏一个完整的工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因此进口商品多为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制成品,如重工业产品和精密仪器等,出口产品多为丰富包含本国资源禀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二)老挝与中国贸易的现状:总量、结构、贸易的基础近十几年来,中国向老挝出口了大量工业产品,而老挝只是向中国出口简单的农产品,因此,中国在双边贸易中大多是产生顺差的一方,表4对2010~2014年老中双边贸易总额进行了比较分析,2013年中方贸易差额达到7.12亿美元。虽然2010年和2011年老挝在双边贸易中差额为顺差,但很快又恢复了逆差的常态化趋势,且比之前的逆差额更大,增速达到了383%。老挝国内的生产和生活用品进口需求量很大,尤其对中国的相关进口产品依赖性较强。由于老中双边贸易往来的不断加深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日臻成熟,双方的贸易额在持续稳定的增长,图4表明了这一趋势。由表5可知,老挝自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是机械产品、运输产品等工业制成品,这也同中国与老挝之间的经济水平的差距相吻合。老挝从中国进口的工业制成品金额逐年稳定增长。2014年,从中国进口机械产品金额达到3.65亿美元,运输产品金额达到1.68亿美元。进入21世纪以来,老挝从中国进口的商品种类和数量都有了较大提升,但占比较大的依然是工业产品。这也反映了中老之间贸易的不对称。老挝与中国最初建立贸易关系时,双方的贸易结构比较单一。2005年之前,老挝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为蔬菜产品;但在2005年之后,随着老挝经济的大幅度改革,老挝出口到中国的商品种类增多,尤其是矿产品和木制品的出口增速较快,2010~2014年间,老挝出口到中国的产品数量和种类都有较大程度提升,木制品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表6对近年来老挝出口到中国的商品结构进行了描述。(三)老挝与中国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RCA指数(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Index),即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alassaBela)于1965年测算部分国际比较优势时采用的一种方法①,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一般认为RCA2.5表明该国该产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1.25<rca>2.5,0.8<rca>1.25和RCA0.8是竞争力依次递减的三个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