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含摄文化的心理学理论」.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建构「含摄文化的心理学理论」.doc

建构「含摄文化的心理学理论」.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構「含攝文化的心理學理論」【第七屆青年學者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習營:高階課程】想知道本土化心理學研究目前面臨哪些待克服的難題?想知道華人本土心理學者如何建構「含攝文化的心理學理論」嗎?想知道如何在國際期刊上發表本土心理學研究的成果嗎?為配合建構「含攝文化的心理學理論」國際研討會的召開,第七屆本土心理學研習營將為您解答本土化心理學研究的疑問,為您呈現本土化心理學研究的結晶!全程參與研習者,結業時,將由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究與教學推動委員頒予結業證書,以示嘉勉。研習日期:101年6月3日整天研習地點: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北館N100室(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研習對象:學生:教育、心理、輔導等相關系所的研究生或大學生。大專院校教師或研究人員。報名截止日期:101年5月25日報名方式:請在【華人本土研究基金會】網站(http://www3.nccu.edu.tw/~mcli/)下載報名表,並以email或傳真方式至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本土心理學研究室,完成報名程序。TEL:02-33663959FAX:02-33663959email:kuoshu@ntu.edu.tw張倩怡招收人數:100人。如報名人數額滿,會在【華人本土研究基金會】網站公告停止報名。主辦單位: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東吳大學心理學系政治大學心理學系華人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本土心理學研究與教學推動委員會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含攝文化的心理學理論」國際研討會將於101年6月1日~6月2日兩日召開,研討會地點:台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1F)第七屆青年學者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習營:高階課程六月三日(週日)議程開幕及致詞08:00–08:50黃光國教授批判實在論與多重哲學典範—建構含攝文化的心理學理論主題:本土研究與國際化09:00–10:30梁覺教授Howcanindigenousresearchcontributetouniversalknowledge10:30–10:50中場休息10:50–12:30劉豁夫教授Publishingindigenouspsychologypapersininternationaljournals12:30–13:30午餐時間主題:含攝文化的本土理論建立及研究13:30–15:00趙志裕教授Cross-levelunderstandingofsocialbehaviorsincontemporaryChina:Anindigenousstudyofonlinecollectiveactions15:00–15:20中場休息15:20–16:50康螢儀教授BuildingandTestingTheories:ConductingSocialPsychologicalResearchonLarge-ScaleSocialEvents17:00–18:00圓桌座談會「建構含攝文化的心理學理論」國際研討會暨青年學者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習營報名表姓名服務單位職稱電話()傳真()手機E-Mail(請務必填寫,研習通知將以email寄發)地址(郵遞區號)(請務必填寫郵遞區號,以利郵件迅速正確寄達)報名起訖時間:即日起接受報名,截止日期101年5月25日。報名方式:接受email、傳真報名,請填妥報名表,將本報名表email或傳真到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本土心理學研究室,才算完成報名程序。(如有疑問,請洽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本土心理學研究室∕張倩怡)TEL:02-33663959FAX:02-33663959email:kuoshu@ntu.edu.tw□6月3日青年學者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習營另,欲報名國際研討會者,本研習營亦可代為處理報名手續□6月1日「建構含攝文化的心理學理論」國際研討會□6月2日「建構含攝文化的心理學理論」國際研討會中餐:□葷□素中餐:□葷□素中餐:□葷□素建構含攝文化的心理學理論青年學者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習營二零一二年六月三日(週日)今(2012)年6月1至2日(星期五、六)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將舉辦一場「2012東亞研究的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其主題係:「東亞文化、政治、法律與經濟的互動與發展:去脈絡化與再脈絡化」,探討在東亞文化交流、政治發展、法律繼承與經濟活動中,包括東亞與歐美之間,或東亞各國不同地域間的經典或思想的交流,或法政制度與經濟互動之中,常出現「脈絡性轉換」的現象。所謂「脈絡性轉換」指將異地傳入的文本、思想、法政制度或經貿規範加以「去脈絡化」,再予以「再脈絡化」於本國情境之中,以融入於本國的文化風土或政經制度之中。我們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明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