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试卷押题)A卷.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宏观经济学(试卷押题)A卷.doc

宏观经济学(试卷押题)A卷.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宏观经济学A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A.出口到外国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济人为一笔旧房买卖收取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2.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B)之时。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C.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3.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税收增加将引起国民收入(C)。A.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B.增加,同时消费提高;C.减少,同时消费水平下降;D.减少,但消费水平上升4.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A)。A.i<s,L<M;B.i>s,L>M;C.i>s,L<M;D.i<s,L>M5.在IS-LM模型中,若经济处于中间区域,货币供给增加将导致(C)。A.收入增加,利率上升;B.收入减少,利率上升;C.收入增加,利率降低;D.收入减少,利率降低6.在其它因素不变情况下,自发性投资增加10亿美元,IS曲线将(C)。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7.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B)。A.增加和利率提高;B.减少和利率提高;C.增加和利率降低;D.减少和利率降低8.(A)将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A.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B.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C.扩张性的财政政策;D.扩张性的货币政策9.以下哪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B)。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失业和通货膨胀10.经济周期的实质是(D)。A.失业率的波动;B.利息率的波动;C.价格水平的波动;D.国民收入的波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在理解国内生产总值时要注意(ABCD)。A.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最终产品的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值;C.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D.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上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2.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的关系是(AC)。A.APC+APS=1;B.APC+APS=2;C.MPC=1—MPS;D.MPC+MPS=23.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失业的原因,而有效需求的不足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起作用的结果,这三大心理规律是(ACD)。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B.边际收益递减规律;C.流动偏好规律;D.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4.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ABCD)。A.充分就业;B.物价稳定;C.经济增长;D.国际收支平衡5.影响货币创造乘数的因素有(ABD)。A.法定准备金率;B.超额准备金率;C.再贴现率;D.现金—存款比率;E.基础货币的数量三、判断命题的对错(每小题1分,共10分)1.GDP的变化取决于用哪一年的价格作为衡量GDP的基期价格。(F)2.按照凯恩斯主义观点,增加储蓄会使均衡产出增加。(F)3.边际消费倾向越小,投资乘数越大。(F)4.中央银行大量卖出政府债券会使利率上升、产出下降。(T)5.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直接刺激投资需求,推动国民产出增长。(F)6.一般来讲,相对于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问题更为严重。(T)7.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此消彼长的关系。(F)8.增加税收和增加政府支出都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F)9.如果宏观经济的均衡处于长期总供给曲线之上,那么,经济中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T)10.经济增长的标志是失业率的下降。(F)六、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GDP2.基础货币3.自然失业率4.挤出效应5.菲利普斯曲线五、计算题(共15分)押题:书上503页第九题,438页第15题,408页第15题。1.下表是来自于一个假设的国民收入帐户中的资料:GDP总投资净投资消费政府购买政府的预算盈余60008002004000110030计算:(1)NDP;(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转移支付;(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本小题8分)解:(1)NDP=GDP-折旧=GDP-(总投资-净投资)(2)净出口=GDP―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100(3)因为:政府预算盈余=政府税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所以:政府税收-转移支付=政府预算盈余+政府购买=1130(4)个人可支配收入=GDP-税收+转移支付=GDP-(税收-转移支付)=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