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儿歌在低年级数学中的巧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种符号化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经验相结合的学习过程。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觉得数学知识枯燥乏味,抽象性强,不易理解和掌握。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解决数学学科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具体形象之间的矛盾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巧妙编制一些数学儿歌,能很好地突破这个难题。因为在教学中如果采用儿歌,让孩子更有亲切感。儿歌的童趣增添了数学的魅力,让孩子更愿意去了解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无论是生理成长还是心理准备都还不具备“专心有恒”的学习意识和行为条件,他们只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感兴趣,并愿意专注地去探索。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又服务于儿童生活的兴趣才能保持其稳定性和持久性,儿歌教学能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语言,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的想象思维。新课程标准中也一再指出,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发展特点。将儿歌引入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其实也正是注重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一、巧用儿歌——激发学生上课的动力。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特点,每天上课的情绪也会不同,而学生的情绪对上课的影响很大,课前运用儿歌,能让学生在儿歌的优美旋律中产生上课的动力,如在上课前可让学生读一读儿歌:“铃声响,进课堂,学习用具放好,静等老师来上课,比比哪个坐得好!”一方面,会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快速投入到课堂中来,另一方面,也会让学生从小养成课前做好准备的好习惯。另外,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较难集中,在教学中,还可以适时地运用儿歌提醒学生注意,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如有时学生会讲悄悄话,我会用儿歌“冰雪,冰雪,融化,融化,停!请暂停讲话!”“小红星,小红星,来来来,找找找,谁最棒,加给谁”等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还运用一些竞赛儿歌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小比赛,谁敢来,我敢来。”“小火车,开起来,快快开起来,看谁跑最快。”这些炙志人口的儿歌活泼轻快,词短简明,比起那些“快点坐好来,不要讲话”等更让学生易于接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巧用儿歌——突出重点促理解。数学学习重在理解,并且突出重点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喜欢让学生死记硬背,对所学知识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刚刚学过的知识,有的很快就忘了,如果通过编排一些简短,内容浅显的,朗朗上口的儿歌,则可将数学中抽象的概念、严密的逻辑得到适当缓解。如在教学一年级的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时,运用儿歌:“开口朝前大于号,尖嘴朝前小于号,又平又直是等号,谁大谁小我知道。”一下子就形象地抓住了这几个符号的特点,学生很快就学会运用符号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而且记忆时间长久,不容易忘记。在教学“时钟的认识”时,因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较少接触,非常容易混淆,经常看错时间,我运用儿歌“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分针长长指着6,时针过几就几时半”,让学生在这首儿歌中理解整时与半时的不同,分清楚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生朗朗上口,一边读一边拨时钟,很快就能帮助学生掌握看钟面时间的方法。三、巧用儿歌数学教学由繁变简在数学学习中,对于一些难以记忆、容易出错的教学难点,如果用编儿歌的形式加以归纳总结并灵活运用,能够从最佳的角度切入难点,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识记更加牢固,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凑十法”时,如果编成儿歌,不容易出错,而且让学生边拍手掌边说,效果非常好。“一和九好朋友,二和八手牵手,三和七不分离,四和六不能少,五和五来跳舞(学生自己编)。”吟诵时学生还配上舞蹈,小朋友非常喜欢。学习年、月、日这部分知识时,要求正确记忆大月和小月,开始比较困难,把它编成歌诀就很容易掌握了。歌诀为:“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在数学教学中若能合理运用儿歌、顺口溜,就能成为一把打开孩子探索求知之门的钥匙。尤其对于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数学教学中采用儿歌、顺口溜,让孩子更有亲切感。儿歌、顺口溜的童趣增添了数学的魅力,让孩子更愿意去了解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儿歌在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把儿歌引进课堂要做到适度而有效,儿歌也要做到严密而科学,使儿歌发挥真正的作用,让学生学得扎实而又灵活、轻松而又愉快。总之,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愉快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氛围,激发学生思维;要善于运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巧编数学儿歌,促进学生智能发展。这样,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师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