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万方数据略论孙过庭《书谱》中的书法教育思想孙倩(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河南焦作454000)V01.26№.129t庆罨峡掌院掌报关键词:书谱;书法教育思想;书法教学一、情性观:对学书者情性的高度重视第一,“随其性欲”——对学书者性灵的高度重视。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影响着书法会随着个人性情的第二,“五乖五合”——对书写情境的高度重视。书法家在不同情境下会写出不同的笔画和形体,如孙2010年第6期第26卷(129期)摘要:孙过庭《书谱》是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书学论著,它包含了丰富的书法教育思想,文章从它的情性观和学书观两方面来探讨其中的教育思想,希冀能够为促进我们新时期的书法教育和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中图分类号:J2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135(2010)06-0154-04在我国书法史上,唐代孙过庭《书谱》是一部著名的书学论著。它包含着丰富的书法教育思想,本文拟从它的情性观和学书观两方面进行探讨,以有助于我们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书法教育和教学。在我国,关于书法情感教育的探讨由来已久。早在汉代就开始了对书法抒情功能的探讨,如杨雄在《法言问神》中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把“言”、“书”与“心”联系起来,“言”、“书”由心而出,成为表达心的手段。东汉书法家蔡邕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11“散怀抱”实际上就是抒发自己的情怀。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的抒情功能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在这一时期有关这方面的论述有王羲之的以“意”论书,其<自论书》中有:“吾尽心精作亦久,寻诸旧书,惟钟、张故为绝伦,其馀为是小佳,不足在意。”【2】(105)唐代学者对书法的抒情本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其中以孙过庭的抒情说最为显著。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达其情性,形其哀乐”的观点,真正从艺术角度对书法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的情性观主要包括“情”和“性”两个方面,其中“情”主要是强调书法要表达出书家的心声。“性”主要是指性灵。他的情性说高度肯定了书法创作中主观表现的重要性,我们认为,孙过庭的书法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姿态,换言之,书法的不同形态正是书写者不同内心情感的流露和呈现。正如《书谱》中云:“消息多方,性情不一”,“质直者则侄健不道,刚偎者又掘强无润,矜敛者弊于拘束,脱易者失于规矩,温柔者伤于软缓,躁勇者过于剽迫,狐疑者溺于滞涩,迟重者终于蹙钝,轻琐者染于俗吏。”【11(130)可见,在书法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法技巧和技法的训练,更应该根据学书者的性格差异而进行因材施教。这也是孙过庭“随其性欲”的教育方法。有鉴于此,在新时期,我们的书法教学不应对所有学书者采用同一书家字帖临摹,而是应根据不同学书者的性情特点,选取符合其个性的帖子进行学习,进而促进其早日入门,为学习书法进入升堂入室的境界奠定基础。作者简介:孙倩(1976一),女,河南洛阳人,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书法教学与研究.CHONGQING收稿日期:2010—10_15No.6.20/0JOURNALOFTHREEGORGESUNIVERSITY-154-万方数据曩H夭三峡学劣巴掌报二、学书观:先求入帖,后求出帖第三,“人书俱老”——对学书规律的正确认过庭讲到王羲之书法时说:“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蹁矩。”【3】(12’因此,在书法教育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过程中,我们要教育学书者懂得学书的规律,戒焦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戒躁,踏踏实实打好基本功,在此基础上随着自身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州lJ【l冽年龄和人生体验的丰富和完善逐渐达到人书合一的对此,孙过庭提出了“五乖五合”主客体关系论,最高境界。即“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彤疏。以上从“随其性欲”的个性引导方式、书写情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境的重视乃至对学书规律的正确认识三方面对孙过知,二合也:时合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庭“情性”观进行了分析,这些书法教育思想对新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时期我们的书法教育与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势屈,二乖也;风躁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深入挖掘这些书法教育资源是我们进一步深化书法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乖合之际,优劣互参。教育的重大课题。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畅无不适,蒙无所从。”【I】‘1雏127,他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书法创作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合”指主客观的契在书法教学中,教育者不仅要重视学书者的情合,“乖”指主客观的违背。“五合”是指影响书法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