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式分析二.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曲式分析二.pdf

曲式分析二.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两端部分和中部之间,最常见的对比类型有?(1)快速的、活跃的两端部分和平静的、歌唱性的中部的对比;(2)由大组乐器合奏的两端部分和由小组乐器或独奏乐器演奏的中部之间的音响对比;(3)急速发展的两端部分与平稳的、甚至有某种凝滞的特点的中部的对比。2、复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常见的手法是?(1)第一部分以不完整的完全终止式收束,这时乐思余意未尽,等待着继续发展;(2)用侵入终止把第一部分和中部紧扣在一起;(3)第一部分收束时节奏没有停顿,因而完全终止式被隐藏起来;(4)第一部分用完全终止式收束后,紧接着短短的过渡或连接部导向中部。3、复三部曲式的三声中部,常见的调有?(1)大调复三部曲式的三声中部①同主音小调;②平行小调;③下属大调。(2)小调复三部曲式的三声中部①同主音大调;②Ⅵ级大调;③Ⅴ级大调;④Ⅶ级大调。4、复三部曲式的插部的特征?(1)和声和调性不稳定,即和声变化频繁,或因强调不稳定和弦而加强了紧张度,调性动荡不确定,在最不稳定的情况下,整个插部没有一个中心调。(2)结构不稳定不完整,主题材料分裂为乐句、乐节或动机展开而来,不构成乐段、二部曲式、三部曲式等完整的结构。5、复三部曲式的合成性中部的主要类型有?(1)ABRA型,即中部先出现新对比主题(B),然后是用第一部分主题材料进行展开的段落(R)。(2)ABCA型,即中部是两个新的对比的主题。(3)ABCDA型,此种合成性中部包含三个不同的主题。6、变化再现部的类型:(1)紧缩的再现部。静止的再现部往往在结构上也有紧缩,第一部分原有反复记号的,在再现部中不再反复,也是紧缩。这里所所的“紧缩的再现部”,是指结构发生的一种,即原是二部或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在再现部中紧缩为乐段。(2)装饰变奏的再现部。这种再现部比起第一部分来,只是旋律装饰的更为丰富,也就是说,主要是织体起了变化,主题的性格在实质上是不改变的,因而发展的变动不大。(3)这种再现部因速度、节拍、调式、织体等的改变,使主题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4)综合性的再现部。是指再现部在再现第一部分主题的同时,不仅可能综合复三部曲式中部的织体,还可能综合中部的主题。7、复三部曲式的复杂化主要表现在:(1)中部由几个段落组成,即第五节所论述的“合成性中部。”(2)复三部曲式与奏鸣曲式的结合。(3)复三部曲式与变奏曲式的结合。(4)复三部曲式与回旋曲式的结合。(5)倍复三部曲式。(6)有两个三声中部的复三部曲式。8、倍复三部曲式:是从外部扩充复三部曲式的结果,由于作品的两端部分已经构成复三部曲式,再加上新的中间部分,就构成倍复三部曲式。9、复三部曲式常应用于:(1)独立作品,特别是舞曲、进行曲和各种特性曲;(2)古组曲中连用两首同样的舞曲后又回到第一首舞曲;(3)奏鸣曲套曲的中间乐章;通常慢乐章多用包含插部的复三部曲式,小步舞曲或谐谑曲乐章多用包含三声中部的复三部曲式。10、复二部曲式常用于:(1)独立的声乐和器乐作品,如歌曲、浪漫曲、序曲、交响诗等;(2)歌剧中长大的“宣叙调与咏叹调”。11、单主题回旋曲式在结构上的特点是:(1)主题比较短小。通常主部和插部都是乐段,但个别插部也可以小至乐句,大至二部曲式。(2)段落较多。至少有5个,有时多至十几个。(3)段落性比较强。12、对比主题回旋曲式在结构上的特点是?(1)主题的规模通常较单主题回旋曲式为大,主部的典型结构是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一般第一插部小于主部,而第二插部则大于主部。如果主部是二部曲式,则第一插部可能是乐段,第二插部可能是三部曲式。(2)通常包含5个段落,即主部(a)、第一插部(b)、主部(a)、第二插部(c)、主部(a)。(3)各个插部都和主部形成对比,而插部在相互之间又形成对比,通常第一插部和主部的对比较弱,甚至是单主题的,而第二插部和主部的对比则较为鲜明。(4)主部在主调上,各个插部在关系调上,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插部调性一般仍不超出近关系调的范围,而浪漫派以后的插部往往出现在较远的关系调上。19世纪以后的回旋曲式为了克服因主部多次出现在主调上而引起的调性的静止感,主部在中间再现时往往有一次出现在从属调上。(5)结构上的贯穿发展是对比主题回旋曲式的重要特征,特别是19世纪以后的回旋曲式中,作曲家常用各种手法使音乐贯穿发展,主要表现在a:主部在现时运用变奏的手法,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品以装饰变奏为主,而19世纪以后的作品则往往用变形的手法使主部的性格发生变化。b:插部和主部之间用连接部联系起来,这种连接部往往扩大到展开部的规模。c:最用用以主部或插部材料为基础的尾声作一总结。d:对比主题回旋曲式通常包含5个段落,但有时第一插部出现两次,这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