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面礼仪商务礼仪实训目录1.把握时机:选择合适的时间2.举止得体:站位及手势;3.称谓得当:尊称与自谦;4.语气谦和:多用敬语;5.顺序准确:让位尊者,优先了解对方情况谁当介绍人?介绍他人时有一定规矩,应讲究次序,讲究礼貌:1.一般应将年轻的先介绍给年长的;2.将地位低的先介绍给地位高的;3.将男子先介绍给女士;4.将未婚的先介绍给已婚的;5.将主人先介绍给宾客。向一个人介绍多个人时,应先高后低,先长后幼,先女后男等。当别人介绍自己时,要从座位上起立,或用目光先向对方示意,表示出很愿意认识对方的样子。应主动与对方握手。被介绍时要与对方打招呼。如对方是女士,男士应微鞠躬,若对方伸出手来则握手,她如不伸手,不可主动伸手。别人向自己介绍他人时,应当主动热情地向对方伸出手去或点头示意。主动对被介绍人说一声“欢迎、欢迎!幸会、幸会!”“很高兴认识您”“初次见面,请多关照”等。自我介绍要简单明了,不要太唐突、生硬,要让对方感到自然、随意。时间控制:一分钟或半分钟顺序:地位低的人先做介绍基本程序是: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同时递上事先准备好的名片。内容:寒暄式—姓名;公务式(商务式)—单位;部门;职务;姓名;社交式—姓名;职业;籍贯;爱好等注重社交过程中的首轮效应问候礼仪——位低者先行1.行政职务性称呼: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例如:“崔市长、王院长、李经理……”——关于“饭局”和“范局”2.职称性称呼:对于具有职称者,尤其是具有高级、中级职称者,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职称相称。例如:“王教授……”3.学衔性称呼:在工作中,以学衔作为称呼,可增加被称呼者的权威性,有助于增强现场的学术气氛。例如:“王博士……”4.行业性称呼:在工作中,有时可按行业进行称呼。对于从事某些特定行业的人,可直接称呼对方的职业。例如:“王医生、李老师……”5.性别性称呼:对于从事商界、服务性行业的人,一般约定俗成地按性别的不同分别称呼“小姐”、“女士”或“先生”,“小姐”是称未婚女性,“女士”是称已婚女性。例如:“王小姐、李先生、张女士……”6.姓名性称呼:在工作岗位上称呼姓名,一般限于同事、熟人之间。可以直呼其名;只呼其姓要在姓前加上“老、大、小”等前缀。例如:“老王、小李、大刘……”职场称呼四大禁忌目录举手致意:一般不必出声,只将右臂伸直,掌心朝向对方,轻轻摆一下手即可,不要反复摇动。举手致意,适于向较远距离的熟人打招呼。点头致意:适于不宜交谈的场所,如在会议、会谈进行中,与相识者在同一场合见面或与仅有一面之交者在社交场合重逢,都可以点头为礼。点头致意的方法是头微微向下一动,幅度不大。3.欠身致意:欠身致意,即全身或身体的上部微微向前一躬,这种致意方式表示对他人的恭敬,其适用的范围较广。4.脱帽致意:与朋友、熟人见面时,若戴着有檐的帽子,则以脱帽致意最为适宜。即微微欠身,用距对方稍远的一只手脱帽子,将其置于大约与肩平行的位置,同时与对方交换目光。致意时要注意文雅,一般不要在致意的同时向对方高声叫喊,以免妨碍他人。致意的动作也不可以马虎,或满不在乎。而必须是认认真真的,以充分显示对对方的尊重。目录握手是一种很常用的礼节,一般在相互见面、离别、祝贺、慰问等情况下使用。握手应热烈而有力,代表信心、热情、勇气、责任心。1.遇到较长时间没见面的熟人;2.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和认识的人道别;3.在以本人作为东道主的社交场合,迎接或送别来访者时;4.拜访他人后,在辞行的时候;5.被介绍给不认识的人时;6.在社交场合,偶然遇上亲朋故旧或上司的时候;7.别人给予你一定的支持、鼓励或帮助时;8.表示感谢、恭喜、祝贺时;9.对别人表示理解、支持、肯定时;10.得知别人患病、失恋、失业、降职或遭受其他挫折时;11.向别人赠送礼品或颁发奖品时。职位或身份高者先伸手;女士先向男士伸手;已婚者先向未婚者伸手;年长者先向年幼者伸手;长辈先向晚辈伸手;上级先向下级伸手;客人到来时主人先向客人伸手;客人告辞时客人先向主人伸手。1.握手时,距对方约一步远,上身稍向前倾,两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并拢,虎口相交,拇指张开下滑,向受礼者握手;2.掌心向里握手显示出一个人的谦卑和恭敬。平等而自然的握手姿态是两手的手掌都处于垂直状态。这是一种最普通稳妥的握手方式。3.握手时双方应互相注视,微笑,问候,致意;4.一般握两三下即可。时间控制在三五秒钟以内。1.忌掌心向下握住对方的手,显示着强烈的支配欲,无声告诉别人,他地位高人一等;2.忌戴着手套握手。男士在握手前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女士只有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握手,才是被允许的;3.忌握手时看第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