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医疗概论中医发展史知今需鉴古,无古不成今—古谚中医学发展史一中医学术体系形成时期《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中藏经》二实用经验发展时期葛洪《肘后备急方》成就:1、对急性传染病有较高的认识:最早的记载天花的危险性、传染性;最早发现恙虫病;最早发现疥虫2、“以毒攻毒”防治疾病:还记载了被疯狗咬过后用疯狗的脑子涂在伤口上治疗的方法,3、所载方子“简便廉验”青蒿治疗疟疾的记载:“以青蒿一握,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以治寒热诸疟”。陶弘景《神农本草经》之后的另一部重要文献,是《本草经集注》。内容:1、载药730味,《神农本草经》365味,名医别录365味2、创科学分类法:自然属性: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等七类进行划分的;按药效:第一次提出了“诸病通用药”的概念,驱风药,利水药孙思邈成就:1、重视医德修养、详述医德规范《千金要方总论》“大医精诚”“大医习业”集唐以前医方之大成,载方6500首重视妇儿疾病诊治,《妇女方》三卷、《少小婴孺方》强调综合治疗,辨证用药对药物深入研究,《千金翼方》载药800味重视养生保健王焘三、理论总结与探索时期刘完素代表著作:《素问玄机原病式》后世影响:刘完素在治疗热性病方面的完整理论和对“五运六气”的独到见解,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甚至对于温病学派的形成也有着至关重要的铺垫作用。李东垣主要思想:“脾胃内伤,百病由生。”代表著作:《脾胃论》后世影响:其著作《脾胃论》对后世医家关于脾胃病及以脾胃为主的治疗方法有着重要的影响,起到了指导作用。张子和主要思想:他认为治病应着重祛邪;因而创立了独特的“汗、吐、下”攻下法代表著作:《儒门事亲》后世影响:病邪理论不但有理论意义而且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朱丹溪主要思想:他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代表著作:《格致余论》、《丹溪心法》、《局方发挥》主要影响:主要是“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滋阴降火”的治则,倡导滋阴学说及《局方发挥》一书,对杂病创气、血、痰、郁的辨证方面。四、传统延续与创新时期张景岳李时珍代表著作:《本草纲目》,成书时间-1578篇幅:52卷,16部,60类,1892种药,一千余图,一万余方编写:以《类证本草》为蓝本成就:1、总结16世纪前我国的药物学2、纠正以往本草书的错误3、辑录保存了大量古代文献叶天士主要思想:他将使用了千余年的以“六经辨证”为主的外感病诊断方法,进一步发展为以“卫、气、营、血”四个层次为主体,由表及里的辨证方法,代表著作:《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后世影响:叶天士著的《温热论》,为我国温病学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辨证的基础。吴有性王清任五、中西医交汇撞击时期唐容川——提倡中西医汇通张锡纯——提倡衷中参西陆渊雷——提倡中医科学化废除中医的论争第三次论争:“改造旧医实施步骤”的草案文革时期,中医倍受摧残。上联:惨,无知,破四旧,万马齐喑,文化大革命,老中医遭摧残;下联:悲,有罪,立三股,一派胡言,中西医结合,小大夫被毒害;横批:中医危矣。第四次论争:2006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小结当代中医学的展望前景光明1、西方医学的发展遇到瓶颈2、中医简、便、廉、效3、国家大力支持4、传统文化逐渐复兴5、中医在国内外发展势头良好课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