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第二十三章药物的配伍(pèiwǔ)变化大纲要求第一节概述一.药物配伍变化与配伍禁忌(jìnjì)含义药物配伍变化(药物配伍相互作用):可分为二、配伍用药的目的1.协同作用,增强(zēngqiáng)疗效。即中药相须、相使。2.抑制毒副作用,即相畏、相杀。例如生姜可以解除半夏毒性;3.拮抗作用:药性相反---相反相成上述合理配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之导致体内可体外不良后果:生产、服用带来不便,或治疗产生不良效果:三.配伍变化分类(1)按性质可分(2)按药物特点及临床(línchuánꞬ)用药情况分(3)按配伍变化发生(fāshēng)的部位第二节药剂学的配伍变化药剂学的配伍禁忌药剂学配伍变化包括(bāokuò)物理或化学的配伍变化一、物理的配伍变化〔一〕溶解度的改变1、煎煮等提取过程:如石膏(硫酸钙)+不同药物:不同溶解度提取温度:热溶冷析。例如药酒。口服液质量问题2、药渣吸附:甘草+不同药物:甘草酸含量不同如与麻黄、黄连(huánglián)等配伍,含量下降大(约60%)。3、盐析作用:芒硝+甘草,甘草酸析出沉淀4、增溶、助溶作用:如糊化淀粉提高芦丁溶解度:3.8倍甘草(皂苷)对党参、茯苓的增溶。5、溶剂影响:思考:用80%乙醇提取药材所得浸膏制备一般颗粒剂的可行性。6、贮藏条件低温空气或光线致“陈化作用”亲水高分子胶体溶液(jiāotǐróngyè)+脱水剂(乙醇或大量电解质)→沉淀(二)吸湿、潮解(cháojiě)、液化(三)聚结与悬浮(粒径或分散状态改变)二、化学(huàxué)的配伍变化原因:后果:(一)产生浑浊或沉淀1、生物碱与苷类皂苷(如甘草皂苷)黄酮(如黄芩苷等)+生物碱类(如小檗碱)→沉淀蒽醌(如大黄素等)2、有机酸+生物碱如金银花与茵陈+黄连(huánglián)、延胡索3、鞣质+生物碱:如大黄+黄连(huánglián)4、鞣质+皂苷、酶类、金属离子5、与无机离子(钙、镁)成盐中药药剂学三、注射液的配伍变化在输液中添加多种药物静脉滴注常见,也分药理学和药剂学配伍变化。(一)注射液药剂配伍变化分类1、“可见的”变化:浑浊、沉淀、结晶、产气和变色等现象;2、“不可见的”变化:不稳定的药物与溶剂或其他注射液混合而变化。使药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加。有些(yǒuxiē)输液配伍虽然肉眼观察不到沉淀,但用微孔滤膜—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有大量的微粒存在。(二)、注射剂产生配伍变化的原因1、溶液组成、比例(bǐlì)改变如非水溶剂注射剂+水性注射剂不宜与其它注射剂配伍的:血液制品、甘露醇、静脉乳等2、PH改变:pH是其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能超出药物最稳定的pH范围。弱酸弱碱药溶解度与pH关系3、缓冲容量:缓冲容量内加入不同pH溶液影响较小。4、原辅料纯度与盐析作用杂质(zázhì)或处方引入无机离子5、成分之间的沉淀作用6、混合浓度、顺序与稳定性的影响浓度高混合易沉淀、顺序可经实验确定,放置时间长可能沉淀第三节药理学的配伍变化一、协同作用系指两种药物合并(hébìng)使用后,能使药物作用增加。又分为相加作用和增强作用。相加作用为两药合用的作用等于两药作用之和。而增强作用又称相乘作用、表现为大于两药作用之和。二.拮抗作用系指两种药理作用相反的药物合并(hébìng)使用、使作用减弱或消失。三.增加毒性或副作用四、药剂在体内发生的配伍(pèiwǔ)变化补充:中西药合用的配伍变化:一.中西药合用的结果(jiēguǒ)1、产生协同作用。有的中西药合用效果比单用好。2、减轻毒副作用。如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扶正中药与抗肿瘤药、放疗等合用,可减轻抗肿瘤药、放疗的毒性、副作用。3、使药物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增加。合用不当药物之间发生不良相互作用,或引起药源性疾病,甚全危及生命。二.中西药合用的配伍禁忌1.产生难溶性整合物或沉淀物,降低药效。如含金属离子的中药(牛黄、石膏、龙骨等)与四环素族形成(xíngchéng)难溶性络合物,不易吸收,减弱其抗菌效果,影响药效发挥。2.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或增加毒性:如含朱砂(硫化汞)中药,与溴化钾合用,生成刺激性溴化汞或碘化汞,排出赤痢样便。3.拮抗作用,降低药效。口服降糖灵与甘草合用,降低降糖效果。因为甘草口服产生甘草次酸,具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使葡萄糖与糖原产生增加,即能升血糖,与降糖药产生药理拮抗。4.酸碱中和,降低药效。含有机酸的乌梅等+碱性碳酸氢钠、氢氧化铝酸碱中和,药效降低,甚至失去治疗效用。5.酶促作用,降低药效含有乙醇(yǐchún)的中成药(药酒)不宜与与苯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