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所垃圾收集点建设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报告表.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五山所垃圾收集点建设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报告表.doc

五山所垃圾收集点建设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报告表.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五山所垃圾收集点建设工程建设单位(盖章):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编制日期:2014年12月26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项目名称:五山所垃圾收集点建设工程评价单位: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公章)法定代表人:吴友明项目负责人:黄盈宇(登记证编号A28020241200)评价人员情况姓名从事专业职称登记证编号职责签名黄盈宇环境评价高级工程师A28020241200编写王静环境评价高级工程师A28020361000审核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五山所垃圾收集点建设工程建设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能源所)法人代表吴创之联系人林敏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联系电话87058895传真87057677邮政编码510640建设地点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东北角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V社会事业与服务业--8、研发基地占地面积(平方米)135绿化面积(平方米)全单位绿化率约50%总投资(万元)6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环保投资比例(%)1.7评价经费(万元)2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12月一、项目建设单位概况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被中国科学院定位为中国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与发展基地型研究所,2001年6月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是从事新能源与再生能源领域综合研究与开发的国家级研究所。其战略格局是坚持以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为主要研究方向,兼顾发展节能与能源环境技术,发挥能源战略的重要支撑作用,形成一主两翼一支撑的格局。重点研究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固体废物能、天然气水合物、能源材料及节能环保方向。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已成为研究和发展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主力军。实施科学院创新工程十多年来,广州能源研究所坚持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面向能源领域学科前沿,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注重上游和下游相结合、长期和短期相结合;在开展具有明确需求的科研工作的同时,部署具有未来需求潜力的前瞻性研究工作,坚持有所不为有所为的原则,遵循“发挥引领、骨干作用”的方针,做别人不曾、不愿、不能做的事。在研究所规划的重点方向上形成了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科研队伍,取得了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科技成果,其中在生物质能源利用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研究、非碳能源开发利用研究、能源战略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建所以来,已取得重要科研成果百余项,其中有80多项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获国家专利200多项。遵循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原则,能源所立足于自身的科技与人才优势,注重资源整合,建立国内外的战略合作关系,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产学研合作的新途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已成为研究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主力军。广州能源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345人,科研人员292人,高级职称90人,中级职称85人,博士109名。45岁以下的中、高级科技人员占整个队伍的72%。现有流动人员233人,其中:在读研究生146人,客座及项目聘用人员87人。人员总数为578人。二、五山园区垃圾处理现状五山所园区占地34000平方米,含住宅、办公与绿化于一体地园区。其中住宅和公寓楼6栋,办公楼6栋,主要产生生活垃圾和办公垃圾。该单位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垃圾收集点,单位范围内住宅区垃圾、办公区产生的生活垃圾都是采用塑料桶收集,由广州市洁诚物业清洁有限公司负责收集、垃圾分类,然后用垃圾车运至临时垃圾收集点(技术集成大厦南侧临时垃圾收集点存放,图二所标示位置)暂时装入大铁桶,由天河区环卫车队定期收运(垃圾车是广州环卫局统一车辆),现状见下图。三、工程建设必要性根据广州市规划局修建性详细规划批复(穗规批[2008]146号的要求,在五山园区内必须按广州市城管委要求建造一座公配垃圾收集点。该单位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垃圾收集点,单位范围内住宅区垃圾,办公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办公垃圾都是采用塑料桶收集,运到技术集成大厦南侧临时垃圾收集点存放(图二所标示位置)。不方便运输而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根据以上规划批复,目前,广州市规划局修建性详细规划批复(穗规批[2008]146号,整个园区的规划,未建工程还剩下一栋10层科研办公楼工程(可再生能源技术及节能技术集成化研发保障平台)及该垃圾收集点,科研办公楼工程项目属该所“十二.五”项目,该项目在规划报建过程中,市规划局要求垃圾收集点与科研办公楼工程同时办理报建手续,按规划报建资料要求,该垃圾收集点需办理立项,取得立项批文后才能办理规划报建,否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