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册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a是****澜吖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九册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第九册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九册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苏教版第九册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滴水穿石的精神。3、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了解三位名人成功的事例。明白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学习这种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教学重难点:1、感悟滴水穿石的精神。2、使学生懂得:成就事业的人,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要想实现美好理想,必须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教学设备:课件、小黑板。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从课题看,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启示)指名读课题。2、过渡语:既然这篇课文重在启示,那么,给我们留下什么启示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直线画出说明启示的句子。学生自主读书、思考。二、检查读书效果。1、指名读生词。(投影示生词)2、本文还有很多很好的四字词语,看谁找得多。读一读。(投影示四字词语)3、交流你画出的.说明启示的句子。(小黑板示)读一读。过渡语:实现美好的目标要靠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滴水穿石”为什么会给我们留下这么重要的启示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太极洞,去观赏这一大奇观,感受一下水滴的力量吧!三、品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2、在这段文字中,“太极洞内一大奇观”到底指什么呢?(石块状如玉兔,中间小孔光滑圆润。)3、这个小洞是本来就有的吗?(不是。)是人工所为的吗?(不是。)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呢?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有关句子:“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一大奇观。”师:谁能通过你的朗读,使我们能感受到你已经读懂这段文字了。学生读时强调“接连不断”、“总是”、“同一个地方”。(点击词语)4、教师引读:几百年过去了,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同一个地方。几千年过去了,几万年过去了,师: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几十万年、几百万年)再读:几十万年过去了,几百万年过去了,师:不管岁月如何沧桑变化,水滴就对着一个目标,重复着一个动作:滴,滴,绝不停止,绝不放弃,这就叫“持之以恒”(课件出示“滴水穿石”动画图),文中还有那些四字词语也是这个意思,一起读一读。(投影示)4、多么令人佩服啊!能把这一节读好吗?5、课文学到这里,你有哪些感受。(水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滴穿石块。)板书:水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过渡:“滴水穿石”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作者眼里,他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它还是一种精神,一种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6、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一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投影示)(1)换个说法,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2)比较这两个句子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语气加强、坚定有力)(3)作者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有事实根据吗?(有)自读第三自然段,说作者例举了几个事例来说明: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一样,什么事情都能成功。四、品读第三自然段。1、学生自读。2、交流:(1)三个例子(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2)读读、想想、说说:你从这些名人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他们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3)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4)你还知道哪些人具有这种精神?(5)拓展:名著心血知多少(课件示)3、总结:读“你看,古今中外……吗?”(1)换个说法,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2)再比较这两个句子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语气加强、坚定有力)(3)理解带引号的词语背后隐藏着的意思。五、总结本课学习内容。1、滴水穿石是一种精神。2、读说明启示的句子。(小黑板)3、读有关名言、警句。(课件示中外名言警句。)六、指导写字。过渡:滴水穿石的精神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读书是这样,写字也是这样。就让我们一起来写好今天的每一个生字吧!指导写:恋、权、勉1、描红。2、临写。3、交流。板书设计:滴水穿石的启示水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李时珍学医20多年爱迪生电学毕生齐白石书画不教一日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