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
上传人:文宣****66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法家崇尚法治,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A.改朝换代建立全新制度B.争夺对诸侯国家政权的控制C.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D.为统治者改善统治出谋划策【答案】D【解析】【详解】儒家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不是建立全新制度,故A项错误;儒家、法家、道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治国主张,不是争夺国家政权,故B错误;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的是法家,不符合儒家和道家,故C错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的主张都是为统治者改善统治出谋划策,故D正确。2.“强调情感与理性的合理调节,以取得社会存在和个体身心的均衡稳定:不需要外在神灵的膜拜、非理性的狂热激情或追求超世的拯救,在此岸中达到济世救民和自我实现。”下列思想与上述评论最相符的是A.天与人不相胜B.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C.修身齐家平天下D.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答案】C【解析】孔孟儒学,尤其是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还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所以,题文中“强调情感与理性的合理调节,以取得社会存在和个体身心的均衡稳定……”符合这一思想原则,故答案选C。A是道家思想;B是墨家思想;D是法家思想。3.下面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意思。这位思想家可归类为()A.墨家B.法家C.道家D.儒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僭越礼制”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直接判断得出,这位思想家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儒家学派。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排除A;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排除B;道家主张道家崇尚自然、清静无为,排除C。故答案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4.家中的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道家思想D.墨家思想【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教材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思想是顺其自然,放弃一切差别观念,进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以及矛盾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这是道家思想,C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道家【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5.荀子认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董仲舒也说:“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相对于荀子,董仲舒A.继承了荀子的天命观B.初步具有了人民主权观念C.突出了天的神秘性D.强调了对君主暴政的制约【答案】D【解析】天下的黎民百姓的存在,不是为君主服务的;相反,天下人所立的君主是用来为百姓服务的。荀子和董仲舒一直是强调重民,这两句话都是强调“以民为本”。但是董仲舒更加强调对政策的要求,要求君主施行德政,这就对君主的暴政有所制约。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6.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的学生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与曾子的思想主张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最为贴切A.董仲舒的“三纲五常”主张B.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C.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D.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材料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的学生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体现的是致良知的思想,符合王阳明思想,故D项正确;AB和C均不符合孔子思想。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百家争鸣·孔子思想【名师点睛】7.黄宗羲等提不出新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材料意在说明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A.是资本主义萌发发展的产物B.本质是传统儒学思想的发展C.适应了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是对明朝灭亡的反思,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无关,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