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用文档】doc.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90 大小:8.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水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用文档】doc.doc

水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用文档】doc.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8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水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用文档】doc文档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TOC\*MERGEFORMAT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1.2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1。3天然建筑材料1。4弃渣场1。5对外交通1.6本合同工作范围第二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2。1建设情况2。2施工组织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2.3工程总目标2。4工程项目施工关键技术实施2。5前期组织2。6施工总体部署2。7施工组织与管理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3。1生产、生活用房布置3.2交通布置3.3风、水、电布置3.4通讯系统3.5施工辅助设施的布置3。6生产、生活用房及施工用地一览表附:《施工平面布置图》第四章施工导流4.1施工导流简介4。2施工导流方案4.3围堰设计、施工4.4施工度汛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5。1进度计划安排原则5.2施工总进度计划附图:《施工进度横道图》5。3工期保证措施5.4缩短工期的主要措施5。5进度计划承诺第六章主体工程施工方案及关键性技术措施6.1施工测量6.2土、石方明挖工程6。3隧洞开挖工程6。4混凝土工程6.5钻孔和灌浆工程6。6基础防渗墙工程6.7土石方填筑工程6。8砌体工程6。9屋面和地面建筑工程6。10闸门及启闭机制造和安装工程6。11压力钢管制造和安装工程第七章施工组织机构7.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7。2拟派驻现场管理人员配备7。3职能部们职责第八章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8。1质量方针与目标8。2质量管理保证措施8.3质量管理技术措施8.4技术保证措施8.5本工程执行规范、规程第九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9.1安全目标网络9。2安全目标达标措施9.3现场施工安全措施第十章施工信息化管理10.1施工信息化管理资源配置10.2施工信息化管理制度10。3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内容及要求10.4信息传递第十一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11。1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目标11。2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11。3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三岩龙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境内,三岩龙河系雅砻江中下游左岸一级支流,位于川藏高原南缘、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东南部。三岩龙水电站是三岩龙河干流上梯级开发的第三级水电站,工程由拦河坝、发电引水系统、支流引水工程、发电厂房及升压站等组成.坝址以上集水面积159km2,支流引水面积67。9km2,电站装机容量为40MW,多年平均发电量18165万kW·h。三岩龙水电站主要开发任务为发电。三岩龙水库调节库容26万m3,装机容量40MW。本工程为Ⅳ等工程。主要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1。2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1)水文气象(1)流域概况三岩龙河系雅砻江中下游左岸一级支流,位于川藏高原南缘、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1°12′~101°27′、北纬28°40′~28°59′。三岩龙河流域东与九龙河干流及支流铁厂河接壤,南与西北宫沟相邻,西接雅砻江干流及支流秦家沟与张牙沟,北邻九龙河支流伍须海沟。三岩龙河发源于久鲁祝群山,源头最高点海拔5256m,流域分水岭海拔一般在4500m以上,由东北向西南流经地汪、石埂、色脚、三岩龙乡,至三垭宫口与最大支流三垭宫沟汇合后,再向西流至石多附近注入雅砻江,河口海拔2040m.按河流的综合特性划分,河源至若达沟与干流汇合口为上游段,河长12。5km,河道比降67‰;若达沟与干流汇合处至柏林沟与干流汇合处为中游段,河长15.7km,河道比降51‰;柏林沟汇口以下为下游段,河长10。0km,河道比降48‰。三岩龙河全长38。2km,河道比降55‰,流域面积404km2(三岩龙河流域水系位置见附图“川三电可—3-01")。其中三岩龙电站坝址集水面积159km2。三岩龙河流域地处横断山脉北段,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貌为中山、高中山、高山,出露地层主要为元古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地层,由燕山期岩浆岩、上三迭系和第四系全新统组成。流域内分布有较多天然海子.受立体气候变化影响形成典型高原区土壤和植被群落,河源为高山草地,林木以灌木为主,中、下游分布有乔木、灌木丛及草地,全流域植被良好.(2)气象三岩龙河流域属川西高原气候区,受高空西风和西南季风影响,干湿季节分明。由于地处川藏高原南缘,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每年11月~翌年4月,高空西风带被青藏高原分成南北两支,本流域受南支气流控制,将印度北部沙漠地区所形成的干暖大陆气团带入域内,使本区天气晴和,降水很少,气候温暖干燥;每年5~10月,由于南支气流逐渐北移到中纬度地区,与北支西风急流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