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趣味知识竞赛方案趣味知识竞赛方案10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趣味知识竞赛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趣味知识竞赛方案1为更好培养六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和反应速度,让学生在竞赛中增长知识,加强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的'培养,于12月15日进行数学趣味知识竞赛活动。一、竞赛时间:12月15日下午1.2.3节二、参加对象:六年级学生三、竞赛地点:多媒体教室四、竞赛内容:书本知识及一些脑筋急转弯、趣味数学题等。五、竞赛用品:多媒体、抢答器六、竞赛形式:1、数学趣味知识竞赛内容包括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2、共设9个组,每组三名选手,自编为1,2,3号。3、必答题:每组每位选手各答一题,答对加10分,答错不扣分。4、抢答题: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扣10分。5、风险题:分值分别为30分、20分、10分。选手自主选择。答对得到相应分数,答错扣掉相应的分值。七、奖励办法:以得分为主,最高分获第一名3个组、第二名3个组、第三名3个组。颁发奖品。最佳个人表现奖3人。趣味知识竞赛方案2一、活动主题:趣味百科,乐在其中二、活动目的:为了让大家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增添一丝趣味与开心,展示自己在知识方面的能力与才华,进一步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三、活动意义:娱乐身心丰富大学生活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为全院学生提供一个相互认识相互交流同台竞技的机会。四、主办单位:国交院学习部五、活动对象:国交院大一大二的全体同学六、时间:24日晚18:30地点:文心小剧场七、活动流程:1、前期:宣传及报名工作(1)、前5天分别在润园、泽园以及文心小剧场门口放置活动海报进行宣传(2)、以班内通知形式的方式由各班负责人统计本班参赛名单并上报学习部:团队形式,每组3人(3)、准备工作:确定题型、申请场地、邀请评委嘉宾2.中期:(1)、选手提前30分钟进场通过抽签决定编号(2)、评委入场(3)、比赛正式开始,主持人开场,介绍本次活动及到场的领导和评委(4)、比赛形式:分必答题、抢答题、主观题、风险题四大模块必答题:每组5题每题5分按顺序进行回答且必须在主持人念完题目10秒钟之内作答否则无效抢答题:共20题每题5分选手必须在主持人念完题目,说“开始抢答”之后抢答抢答成功的小组必须在10秒内作答否则无效主观题:共7题每个小组都是在这7题里面选择一题,进行回答。评委根据回答进行打分每题10分风险题:共10题根据描述猜出相应的.事物每说完一个描述,都可以进行回答答对加10分,答错的扣10分最后得分最高的选手获胜(5)、最后,统计分数,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奖状3、后期:(1)、评委退场,清理现场(2)、进行活动总结,写通讯稿八、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2名趣味知识竞赛方案3一、活动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热情,展示学生的语文才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二、活动时间20xx年11月21日—12月2日三、竞赛题。竞赛分初赛题和决赛。竞赛题目侧重语文及相关知识的积累与运用,突出学科性、趣味性、常识性、阶段性。完卷时间40分钟。三、活动设奖根据初赛成绩,每班5人进入年级决赛,决赛时全年级拉通评比。奖次划分:一等奖:决赛人数的10%,二等奖:决赛人数的20%;三等奖:决赛人数的30%;优秀奖40%。四、活动组织组长:张林辉副组长:左一华负责全校活动的策划、组织和竞赛题的命制。组员:各年级语文教研组长教研组长为年级学科竞赛的具体组织者。五、活动日程1.11月14日—11月18日,制定方案,组织动员,命制竞赛题。2.11月21-25日,举行初赛,建议利用课外阅读时间进行,具体时间由各年级决定。初赛分年级组织,学生全部参加,组内教师交*监考,统一流水作业阅卷,每班依成绩高低选5人参加决赛。(下午第三节下课各组组长到教导处领取竞赛题)。11月28日上报参加决赛名单到教导处。3、11月29日下午第四节课举行决赛,由教导处统一组织(后附决赛工作安排)。下午第三节下课,参赛选手迅速到指定地点,监考教师迅速到教导处领取竞赛题,17:00准时开考,17:45准时交卷。阅卷后,根据成绩高低全年级拉通取奖。12月1日内上交获奖名单电子文本,填写获奖奖状。4、12月5日,集体朝会时公布颁奖。六、考务后勤宣传林绍新、唐金华负责奖状及奖品的准备。李阳军老师负责活动的摄影和报道。唐金华、赵锦鸿等负责试卷印制与分发。德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教导处20xx年11月18日趣味知识竞赛方案4一、活动目的为了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检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课外知识的积累程度,考察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