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3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寺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调查报告.doc

寺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调查报告.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神池县寺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调查报告一、基本情况寺沟小流域位于山西省神池县城西北部约40km处的大严备乡境内,北纬39°13′00″-39°16′39″,东经111°58′07″-112°02′11″。涉及陈家沟、海泉两个村,流域控制面积9.50km2,水土流失面积8.07km2。该流域东南高西北低,自东南向西北汇入县川河,属黄河二级支流,流域内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境内植被稀少,地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海拔高程在1577~1770m之间,坡陡沟深,侵蚀沟多呈“V”型,沟道两岸坡土层较厚,淡灰褐土,含有少量砾石,沟床卵石出露。1、自然条件流域地处黄土丘陵区,山丘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土壤瘠薄。地质土壤:流域土壤基本土类主要由山地棕壤、栗褐土、褐土等几部分构成。总体土壤肥力水平较低,土壤养分特别是耕地养分缺乏。气候植被:流域处于西北大陆性干旱气候带,向东南海洋温暖湿润气候带的过渡地区。其特点是:风大沙多,气候寒冷,多灾少雨,无霜期短,水资源缺乏,水土流失严重,降雨量多集中于七、八、九三个月,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以上。年平均气温在4.7℃,极端最高气温为34.8℃,极端最低气温达-33.8℃,无霜期平均为114天,年平均风速为4.1米/秒,最大风速达29.7米,全年光照时数为2816.7小时,占可照时数的63%,大于等于10℃的积温为2300℃—2600℃。气象特征值见表1—1。表1—1气象特征值表气象气温(℃)≥10°积温蒸发量总辐射量大风日数封冻期解冻期观测年限站名年最高年最低年平均(℃)(mm)(千卡/cm2)(d)(月.日)(月.日)(年)神池34.8-33.83.52388.41921.1147.238.811.54.2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87.7mm,最大年降雨量为819.9mm,最小只有240mm,相对变率为5.07—68.1%。从年内季节变化看,春季占全年降水量的11%,夏季占63%,秋季占23%,冬季占3%。详细降水特征值见表1-2。表1—2降水特征表雨量站年降水量(mm)最大24小时多年平均多年平均最大最小多年平均降水量汛期降水量暴雨次数数值年份数值年份(mm)(mm)(次)神池819.919592401969487.780.73553注:暴雨指24小时降雨≥50mm的强降雨。流域内农作物为主要植被,主要农作物有莜麦、土豆、豌豆等小杂粮和葵花、胡麻等油料作物,自然植被以旱生植物群落为主,主要有针茅、菅草、甘草、蒲公英、狗尾草、铁杆蒿、沙棘、车前草、甜苣、苦苣等。2、社经状况寺沟小流域在神池县大严备乡,范围涉及陈家沟和海泉两个村,项目区面积950hm2,其中现有耕地面积123.5hm2。2个行政村总人口390人,109户,农业劳动力130个,为典型的农业区,主要以农业和牧副业为主。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项目区潜在的巨大的林牧经济资源基本处待开发阶段,产业结构中,项目区农业占大头,挖掘潜在资源,让各业均衡发展,是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寺沟小流域荒坡治理治理项目区没有任何农田水利设施,加之土地地面高低不平,地块支离破碎,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是目前大部分土地广种薄收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落后,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要想使项目区粮食稳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加快实施综合治理,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二、防治思路1、治理前水土流失状况寺沟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807hm2,占总面积的85%;沟壑面积313.5hm2,占总面积的33%;土壤侵蚀以水蚀为主,并拌有重力侵蚀,水蚀主要以面蚀和沟蚀为主。面蚀主要发生在峁顶和峁坡,严重的面蚀导致坡面如同“鸡爪子刨过一样”。重力侵蚀以崩塌、滑坡、塌陷为主,发生在沟道两岸的陡壁及沟头部位。项目区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干旱多风,降雨集中,并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寺沟小流域内侵蚀强度级别在中度以下的面积351hm2,占总水土流失面积的43.5%,强度以上的面积有456hm2,占总水土流失面积的56.5%。平均侵蚀模数6500t/km2.a。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沟头延伸,沟岸扩展,沟道下切,大片土地被侵蚀的支离破碎。据估算,寺沟小流域全流域每年可流失表土5.57万t,大量的肥沃表土流失,土地日益贫瘠,生产力下降,极大的制约了当地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据测定在没有植被的坡地上每年流失表土0.7cm厚,每亩流失4.7m3,带走肥土4.6t,约含氮2.4kg,含磷0.9kg,折合碳铵1.43kg、过磷酸钙0.9kg流域内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下泄,淤积河道,破坏交通,毁坏农田,冲毁水利工程,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失。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沟头前进,沟岸扩张,沟壑面积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