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提琴第一课时.doc

大提琴第一课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集体备课记录表记录人:林松英学科美术年级组八年级备课时间第十周星期三地点八年级办公室课题大提琴(第一课时)主备人林松英参加人员林松英、王清香主备教师教学设计议课记录教学目标通过对毕加索作品的分散组合,运用已有的各种材料组织画面,来引导学生抽象画的创作。由大提琴引发对事物的造型美与音色美的思考,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重、难点及突破重点:运用分散组合方式创作抽象作品难点:通过解构与重组,抽象作品的创作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引导法教学流程(包括课题引入,教学进程,总结等方面。)组织教学二、新课导入(倾听大提琴旋律之美)播放并且欣赏作品《天鹅》(宁静、优美的湖边,淡蓝色的湖水轻轻地荡着涟漪,在淡蓝色的湖面上,雪白、美丽的天鹅高昂着头在湖水中悠然地游动,它一会儿上行,一会儿下行,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湖水随着天鹅的飘然游动而不停地向四面荡开涟漪,天鹅高贵、圣洁的形象在蓝天、白云和蓝色的湖水的映衬下变得美丽无比……)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吗,声音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大提琴。其特点:乐器特色:音色悠扬、浑厚、琴弦的音色含情,旋律动人。特别人性和自然,能较好地反映人的情感。引出课题并且展示在大屏幕上。《为美而破—大提琴》教师:同学们听后感受到了大提琴的独特魅力,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他的制造历史和独有的造型特点?学生:……三、新课讲授(了解大提琴造型之美)讲述大提琴的制造历史。奇迹的创造者:安东·史特拉底瓦里史特拉底瓦里最早是做木雕工作,约在1666年拜阿玛悌为师开始学习制琴,在超过70年的提琴制作生涯中,至少制作1100支以上的各式提琴。无论琴型、板面弧度、木板厚度、制作细腻、油漆、琴头雕刻等都达到了完美的地步,并成为后人仿造的范本。讲述大提琴的结构。整体感受:外形如(葫芦),曲线中透出优雅、阳刚之气,音乐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称为器乐中的(美男子),擅长抒情。直线造型:琴杆与琴弦的粗细比较,顶部的弦点结合,呈现出挺拔身姿。曲线造型:厚重,浑圆的外形与弧面,给人的饱满、柔美的感受。色彩元素:赫红色的沉着、古朴与黑色的稳重、深沉。教师总结:葫芦曲线粗细直线圆点符号赫红黑色3)学生按照大提琴的轮廓勾勒出其形状,为下面的创作打下基础。四、创作实践(艺术解构的训练—打破大提琴)1、分析毕加索的《吉他》及介绍毕加索吉他特点:色彩线条形状构图2、展示多幅关于乐器的抽象作品。《吉他与乐谱》格里斯1912《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毕加索1912《单簧管》布拉克1913及多幅作品欣赏3、教师示范创意过程,利用大提琴的外形与图案,运用绘制与剪贴等方法,进行定向解构成练习。4、展示学生的作品,分析创作思路,加深理解。5、用粘贴的方式进行创作,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辅导,处理一些技术问题。注意事项:打破物体的完整性,分割形状不能他琐碎。构图的均衡和疏密的变化,点线面要结合。重新组合构成画面时,注意构图的均衡、大小、轻重感。在点、线、面的有机结合中,给它赋予新的含义。五、成果展示,利用小提琴《梁祝》渲染气氛。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评出最佳创意奖作业利用点线面重新组合新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