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3-八年级语文下册《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东南中学陈建锐课题五柳先生传课时目标(含重、难点简析)1.积累文言词汇,翻译重点句子。2.了解人物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3.学习写简单的人物传记(自传)。教具、学具准备U盘(存储朗读录音和PPT演示课件)预计授课时间5月17日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1.请用自赏自嘲的语言介绍一下自己,也可以只是一两句。2.引出自传。刚才大家对自己的口头介绍就是给自己拟写的传记。那么谁能说说你对“自传”这种题材的了解呢?教师介绍:自传则是以记述自己的生平事迹为主。简单的可以这样来看:请问一下自己: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外貌有何特点?我的性格如何?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我的理想是什么?我希望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以上的爱好与想法?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谁对我的影响比较大?哪些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比较深?……这么问下来,做个记录,加以整理,一份较为具体的自传体作文就出来了。3.引入课文。今天我们来看看大家已不陌生的陶渊明是如何给自己做传的。(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介绍作者陶渊明。2.整体感知:(播放录音)注意重点的字音、字词、句子,体会朗读语调的轻微变化。3.学生自学课文。4.检查学习情况。(1)给下列字注音:嗜辄吝褐箪汲俦觞瓢屡娄欤.(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何许人也不求甚解亲旧知其如此性嗜酒每有会意环堵萧然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3)解释加横线的字并翻译这个句子:亦不详其姓字因以为号焉造饮辄尽环堵萧然箪瓢屡空,晏如也5.理解课文内容。(1)疏通文意。(2)指名1-2个小组做集体表演。(3)合作探究。提问:a.文中介绍了五柳先生的哪几方面特点?小组汇报交流,整理归纳。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隐者风范生活: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安贫乐道志趣:好读书,不求甚解——书中求乐志趣:性嗜酒,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率真放达志趣: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自得其乐,淡泊名利b.以上这3方面特点,可以看出五柳先生的什么精神品质?(4)介绍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上级派一官员到彭泽视察,有人深知此事马虎不得,劝陶渊明好生准备,不料陶渊明却说“我不能为五斗米俸禄,卑躬屈膝,向乡里小儿弯腰行礼!”当即脱去官服,辞官回老家去了。从此不再做官。后世用“不为五斗米折腰”表示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名利奔走逢迎。(5)本文有好多的否定句,它对表现人物特点也起到了一定作用,请找出来认真体会。总结作用: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6)读全文,理解课文内容。介绍“赞”::“赞”是历史传记的一种体式,缀于传文之末,不是赞美,而是对史传正文的记事和褒贬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本文用这一体式,进一步的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和拓展文章的境界。与赞文“不汲汲于富贵”相照应。三、总结课文。学习了本课,让我们对陶渊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篇传记作者主要的写作内容是什么。四、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体会本文抓住人物特点写人的手法,请写一段文字,向大家介绍你自己。(300字左右,抓住人物特点,介绍清楚即可)各小组选代表介绍。指名交流。记录整理。学生介绍。倾听,标记朗读节奏。1.自读课文。熟悉生字词读音,把握朗读停顿。2.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义。随意点名进行交流订正。组建两人学习小组,一人读人,一人翻译。(读一句,翻译一句)然后互换角色进行。小组合作,形成统一认识。读文,找出文中的否定句:“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不蔽风日”“曾不吝情去留”再读全文。板书设计: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生活:环堵萧然晏如也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读书:志趣:饮酒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