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2年初中物理声的利用与控制重点知识点大全.pdf
上传人:Ke****6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2022年初中物理声的利用与控制重点知识点大全.pdf

人教版2022年初中物理声的利用与控制重点知识点大全.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人教版2022年初中物理声的利用与控制重点知识点大全单选题1、深夜,非法改装的汽车、摩托车的排气管发出的轰鸣声引发“炸街式”的扰民,南通交警部门责令车主拆除改装部件恢复原状。下列控制噪声的方式与此相同的是()A.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B.在学校周围植树C.车间里工人戴上防声耳罩D.考场外工作人员低声细语答案:D解析:非法改装的汽车、摩托车的排气管发出的轰鸣声引发“炸街式”的扰民,交警部门责令车主拆除改装部件恢复原状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合题意;B.在学校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合题意;C.车间里工人戴上防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不合题意;D.考场外工作人员低声细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故选D。2、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1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传播C.减小噪声传播速度D.通过监测减弱噪声答案:A解析:禁止鸣笛是禁止声源振动发声,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是防止噪声产生,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3、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B.声音可以在空气、水和钢铁中传播,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在城市中禁止汽车鸣喇叭,是为阻止噪声的传播D.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答案:D解析:A.物体振动能够产生声音,但是如果频率不在20Hz~20000Hz范围内,或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等,人耳是听不到的,故A错误;B.声音可以在空气、水和钢铁中传播,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小,故B错误;C.在城市中禁止汽车鸣喇叭,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故C错误;D.由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可知,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故D正确。故选D。4、人工智能已逐步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为市面上一款“小米AI音箱”,只要用户对着音箱说出“小爱同学”几个字便可唤醒音箱并与其进行语音交流,完成多种预设技能。下列有关“小米AI音箱”的说法正确的是()2A.小米AI音箱属于人工智能,它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B.小米AI音箱属于人工智能,它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传播C.用户可以与小米AI音箱进行语音交流,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用户听到的小米AI音箱发出的声音可能是超声波答案:C解析:A.声音都是物体振动产生,小米AI音箱发出的声音也是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真空不能传声,小米AI音箱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故B错误;C.用户和小米AI音箱进行语音交流,是交流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正确;D.超声波的频率超过人的听觉范围,用户听到的小米AI音箱发出的声音不可能是超声波,故D错误。故选C。5、我们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因为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产生的声音属于()A.可听声波B.超声波C.次声波D.噪声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5~6Hz,可听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而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所以蝴蝶翅膀振动产生的声音属于次声波,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3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力击鼓比轻轻击鼓产生的声音音调高B.人听到瀑布的流水声是由空气传来的C.倒车雷达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D.人带耳罩是用阻断噪声传播的方法控制噪声的答案:B解析:A.击鼓时用力越大,鼓的振动幅度越大,即声音的响度越大,故A错误;B.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所以人听到瀑布的流水声是由空气传来的,故B正确;C.倒车雷达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方的障碍物,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D.人带耳罩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7、下列技术的应用中,属于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超声波碎石B.倒车雷达C.B超D.声呐探测鱼群位置4答案:A解析: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A.利用超声波碎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A符合题意;B.倒车雷达,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B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声呐探测鱼群位置,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