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够在国土、测绘、环保、规划等政府部门从事区域、资源、环境、城市、交通、土地、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与地理信息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行政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学科领域较宽、技术能力较强,能够在信息技术产业从事应用项目设计和开发的高级技术人才或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培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后备人才。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接受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与应用项目设计和开发技能的强化训练,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形成良好的素质,获得从事地理信息技术研究、设计与开发应用等各项基本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品格、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品德的思想道德素质;2、掌握数学、计算机科学、地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地理信息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6、有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能力和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以及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7、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翻译外国文献,达到国家规定的四级或以上外语水平。三、计划学制、最低毕业学分、授予学位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学制四年。在学期间实行学分制,最低毕业学分为161,允许提前或推迟毕业,具体按学校有关学分制管理条例执行。鼓励学生攻读双专业、双学位和辅修专业。修满最低毕业学分,并完成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后,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四、课程修读要求1、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课程类别及修读学分的最低要求(1)必修课:=1\*GB3①公共必修课:34=2\*GB3②学科基础课程:18=3\*GB3③专业必修课:37=4\*GB3④GIS工程项目实习、毕业论文:14小计:103占总学分比例:63.98%(2)选修课:①限制性选修课:31②方向选修课:16③公共选修课:11其中:社会科学类4自然科学类2艺术类4就业指导课1小计:58占总学分比例:36.02%2、全校性公共课程修读的时间要求全校性公共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两课”、体育、大学英语等)、公共选修课(人文社科类、艺术类、自然科学类课程),全校性公共课程必须在一、二年级的两年内,修满规定的学分。全校公共必修课程分为“指定学期修读”和“春秋开课、自选修读”两个部分。前者已在教学计划中明确列出;为了使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中课程量相对均衡,对于“春秋开课、自选修读”的课程提出如下修读时间建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论》建议在二年级第1学期按每周7课时修读完毕;《大学体育》建议在第1-4学期,按每周2课时修读;鉴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科特征,新生入学后,必须参加《计算机基础》课第一阶段通过性考试,第二阶段的《计算机基础》及相关课程由本系自行开设,列入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建议在第1-4学期按照周课时4、0、2、4的分配进行选修,以保证前两年的学习负担比较均衡。3、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共计17门、55学分,其中带☆号课程为综合课程。4、专业选修课包括限制性选修课和方向选修课,总计47学分。限制性选修课是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延伸和拓广,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必备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因此必须对修读与否加以限制。在专业选修课中,开设地理信息应用和地理信息工程两个方向的系列选修课程,教学计划中每个系列选修课程的总学分不少于必须修满的最低学分。建议学生按照个人特长和兴趣,选择一个方向的课程修读,以获得较系统的专门知识。方向选修课在第5-8学期开设,建议学生按照6、6、2、2的学分分配进行修读,以保证修满获得学士学位的最低学分。在尚未按照修读方向分班的情况下,两个方向的选修课各开出部分课程,逐年轮换。5、根据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科特征,鼓励学生辅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软件工程”专业,并力争学校予以相应的政策支持(如,相同课程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