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改革方案(讨论稿)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346717521"一、课改指导思想PAGEREF_Toc346717521\h3HYPERLINK\l"_Toc346717522"二、指导理论与理论借鉴PAGEREF_Toc346717522\h4HYPERLINK\l"_Toc346717523"三、专业培养目标PAGEREF_Toc346717523\h6HYPERLINK\l"_Toc346717524"四、职业岗位能力分析PAGEREF_Toc346717524\h8HYPERLINK\l"_Toc346717525"五、模块式课程体系PAGEREF_Toc346717525\h9HYPERLINK\l"_Toc346717526"六、教学模式的选择PAGEREF_Toc346717526\h14HYPERLINK\l"_Toc346717527"七、教材选用与开发PAGEREF_Toc346717527\h16HYPERLINK\l"_Toc346717528"八、本专业所需要的教学设备和实训设备PAGEREF_Toc346717528\h17HYPERLINK\l"_Toc346717529"九、本专业的技能鉴定和评价体系PAGEREF_Toc346717529\h18HYPERLINK\l"_Toc346717530"十、教师培训与提高PAGEREF_Toc346717530\h19HYPERLINK\l"_Toc346717531"十一、成果预期PAGEREF_Toc346717531\h19一、课改指导思想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因此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具有高新技术和高技能的新型知识劳动者,更好地为劳动者就业服务和推动经济发展,中等职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职业教育实质上就是“就业培训”,一个合格的技术工人的培养任务就由职业学校来完成,让“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并且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培养适应社会应用及时代发展需求的中等技术工人。但反观分析现有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主要存在问题有:专业定位不准、教学计划和课程的设置不合理,专业方向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学生技能水平不高,无一技之长等等,直接的后果是:学生在工作单位上手慢,适应社会的能力差,就业困难。因此,新的计算机专业课改必须紧密与社会相联系,根据市场及行业特点进行修正,加强适销对路的专业技能培养,改变单一的结构,朝专门化和行业化方向发展。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改革,将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中职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作为基本原则,培养的是技能型的计算机行业蓝领,具备计算机领域一专多能的人才,提高社会竞争力。二、指导理论与理论借鉴培养计算机专业能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学生,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指导为依据。借鉴其它学校的先进经验,我们主张建立以“能力本位”的课程观;以“工作任务”实施课堂教学;以“多元智能”理论建立学生评价体系;并综合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统筹教育。1、建立以“能力本位”的课程观“能力本位”指的是把能力作为教学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符合职业教育的目标及指导理想。能力本位,大致有三种能力观。(1)任务本位能力即操作技能,(2)一般素质,能适应生活及处理事情的能力,(3)整合的能力观即为综合素质,包括上两点。计算机专业依据此所建立的课程,为多元化的课程结构模式,即原分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者之间,实际上在突出操作技能能力基础上也要注视培养一般素质,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比如,文化课开设书法、公共礼仪、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多元化的课程模式,虽然表面上分为三大类课程,但实际教学中都是相互融合的,比如文化课中有专业知识,专业课中也讲究理论相辅。2、以“工作任务”实施课堂教学职业教育,是面向岗位能力、培养高质量应用人才的教育。其教学体系应突出综合运用知识的育人特色。教师应把根据不同工作任务综合之后的知识和技能教给学生,包括专业技术、与技术相关的专业理论、文化知识和与岗位相关的法纪要求、与合作相关的人际规则等,即横向体系。以此形成的能力课程,学生学了就能应用,能用、会用、管用,能够真正形成岗位能力。根据工作模块任务教学的特点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建立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以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的学科课程体系。以岗位需求选择项目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