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转化学困生以德为先众所周知,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品质,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他的《几点宏愿》中写道:“愿全国的教师们怀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去教导儿童,训练儿童,使他们成为健康的公民。”这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即:教师要有“敬业、乐业、专业、创业”的精神,每一位教师都应把自己对事业的热爱倾注到每一位学生身上,让学生觉得:“老师像妈妈一样”关怀照顾、教育他们,这样就体现了教师热爱事业的感召力。在我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认识到:转化学困生要以德为先。作为教师只有树立起“班中无学困生”的信念,拥有爱生的情感,用心和每一位学生交朋友,相信人人确实都能成材,才能取得成功,只要掌握每一个学困生的特点,采取得力措施,像春风化雨一样对症下药,你就一定能转变他们。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一、用心关注学困生,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德生于心。一代名流曹雪芹曾经说过:“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要转化学困生,首先就要有一颗转化学困生之心,而且要心中有德,又处处留心,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困生并不是每个方面都不如别人,他们总有潜在的某一方面的才能和好的品质,每当这种闪光点闪烁时,也正是对他们引导的最好时机。因此,教师要善于使用“放大镜”,寻找学困生身上的每一个哪怕是十分微小的闪光点。当他们有点滴进步时,着力给予表扬、鼓励,让其产生一点“成功感”。原来我班有一学生,父母都常年在外打工,只有年迈的奶奶照顾,他贪玩,不做家庭作业是常事,成绩一降再降,说服教育无济于事,我发现他劳动积极,就让他当劳动委员,并每天督促他在校完成家庭作业,又随时和他谈心,在班里表扬他,慢慢地他把心收回来了,学习成绩进步很快,我因势利导,对他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于是,他比以前干劲更大了,班级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条,学习成绩也在提高。二、以爱心感化,是转化学困生的内在动力。“以德转化学困生”,得施以爱,德从何来,来自爱中。有教育家曾经这样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爱,就是情。教育没有了情,没有了爱,就成了无水的池。”可以说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沟通思想的桥梁。作为教师,只有具备了浑厚的爱生之情,才会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学生也会信任你,向你敞开自己的心扉,用全心来接受教师的爱,因此,教师应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他们是真正需要关爱的学生,他们迫切想得到别人的认可,他们身上没有被激活的优势是很多的。基于这些认识,我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们和别的学生一视同仁并且多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学生,他很聪明,但思想落后,在和其他科任老师沟通意见后,在课堂上,多提问,让他明白,老师并没有放弃他。发现他有进步及时表扬,又随时找他谈心,分析犯错误的原因。真诚所至,金石为开,他把我当成了真诚信赖的朋友,各方面进步非常明显,终于和大家走到了一起。三、以身作则,是转化学困生的法宝“以德转化学困生”,关键是“化”。在此我认为“化”应该是双方面的:一方面,重点是使“学困生”转化为“优等生”,而这就需要老师做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另一方面,老师本身又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要让学生从老师的身上看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尚品德和行为。我班原来有一位学生,他不但成绩差,而且纪律差,我找他多次谈心都无功而返。我为此而苦恼,不知如何是好,一天自习课上,大家都在安静、认真的写作业,他大喊:老师,你不是说亲自查我作业吗?你说话不算数。全班同学的目光有的投向我,有的投向他,有人还怨言他多嘴,我一听,就想发火,转眼一想的确是我忘了。沉思片刻,我笑着说:“这是老师的错,我向你道歉,并谢谢你提醒老师,我现在就查,今后咱俩比赛,看谁犯错误少。”只见他使劲点了下头。后来,他变了,不像以前那样,我行我素了,学习也有了进步,我也庆幸我没有简单粗暴的发火。四、持之以恒,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学困生身上的不良行为,不是一日养成的,同样,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好,应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应付出很大的精力。因为学困生自制力不强,医好了伤疤忘了痛。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困生出现反复是正常的,要允许他们反复,关键是他们出现反复的时候怎么办?这时切忌操之过急和简单粗暴的批评。实践证明,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则适得其反。我们要有更大的耐心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使之明白老师的苦口婆心是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是真心实意为了帮助他。凡事都要有个过程,要给学困生一个再认识,再改正的机会,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及时给予引导,使学困生在认识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改正缺点,由此可见,对学困生的转化必须有信心,贵在持之以恒。本来,师德之可贵也在于“恒”。转化学困生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我所做的工作,不过是大海中之一滴,转化学困生的经验,很多同仁可能要总结出千条万条,我还要不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