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十四万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形成原因及.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3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十四万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形成原因及.ppt

浅谈十四万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形成原因及.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十四万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形成原因及化解对策一、引题及概说据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1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2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连闯三个万亿元大关,突破14万亿元,达到141050.99亿元。那么,如何化解14万亿元的巨额存款,让其成为激活消费、拉动内需、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稳定、健康、全面、协调地发展,为做好十一五规划首先自己以身作则,带头节约,同时教育自己子女及其身边人也要厉行节约,在消费支出上“量入为出”,讲究实用得体,不奢求豪华攀比,再加上我国历来重视对青少年的“勤俭节约”等的传统美德教育,使大多数中青年群体也以节约为重,形成“量入为出”的生活习惯。从统计数字看,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占收入的比例一般在50--60%之间,有时甚至更低,这与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消费占收入80%左右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消费水平的低下,自然使城乡居民的储蓄日益增加,加上我国人口多,并且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国力强盛,国民收入水平日益提高,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日俱增,这就为目前巨额储蓄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和基础。化,国家风险逐步向社会大众倾斜转移,国有企业改革、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行政体制改革等使人们的就业不稳定,收入增长预期自然不稳定,再加上教育、医疗、保险、住房等改革中,个人支付比例的提高,更缩减了人们对收入增长的预期。如果人们对自己的收入增长预期不稳定,而各项不可预料的未来支出与日俱增,这就使储蓄成为人们不得已的一种明智选择,储蓄额自然居高不下。(3)消费环境的不够透明、不够规范也降低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增长了储蓄倾向。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太成熟的情况下,部分企业不守信誉,坑蒙拐骗盛行,假冒伪劣猖獗,无形中制约了人们的消费,助涨了储蓄。再比如,广大农村如果用水、用电、通讯、交通困难,则农村耐用消费品如洗衣机、电视、手机、农用车等的购买力将受到限制,推迟了现时消费,助涨了人们储蓄的心理。(4)国际市场的大幅波动加剧了人们对未来的恐慌。在我国加入WTO之后,资源配置更加国际化、全球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不仅存在着原材料、能源、劳动力等的竞争,而且存在着资金、技术、信息等的全方位、多领域竞争,国际市场的风吹草动无不牵动着中国的神经,如石油涨价、铁矿石提价、煤、电、天然气提价、国际争端、贸易磨擦、军事扩张、国际恐怖主义等等。这些给本来就收入增长预期不稳定的人们如雪上加霜,更加助长了人们储蓄的心理倾向,国民储蓄总额自然水涨船高。客观原因六方面(1)收入是影响储蓄的最重要的因素,收入的稳定增长是储蓄增长的直接原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宏观经济政策稳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最新修订结果,1993—2004年,我国年均GDP的实际增速要高于原核算数0.8个百分点;而经济普查发现的2.13万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没有统计进去,这就意味着有同等数量的城镇居民收入和企业盈余的增加(因为按收入法核算,GDP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在税收收入数字完整准确的情况下,主要体现为劳动者报酬和企业盈余的增加)。这些数据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速度要高于以前的估计。可以预见,在提高个税起征点、全面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有利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政策的影响下,居民收入水平自然会得到进一步提高,进而支持居民储蓄走高。(2)居民消费信心不足、即期消费能力不足,预防性储蓄增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老百姓承担了经济社会改革的巨大成本,住房、教育、医疗更被媒体戏称为新的“三座大山”。目前,我国有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85%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险,加上子女教育开支庞大,养老制度不明朗,就业形势不乐观,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预期提高。因此在考虑收入的支配时,用于即期的消费不足,预防性储蓄明显增加。(3)居民投资渠道狭窄也是造成储蓄猛增的原因之一。股市持续低迷,楼市正在经历调控,国债虽受追捧但发售量受限,红火一时的人民币理财和货币市场基金因收益难以令人满意和其他原因而陷于停顿,信托产品因门槛过高而曲高和寡。因此,将钱存入银行便成为普通老百姓的首要和强烈,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想拥有高档家电、住新房、更新农具、购交通工具、让子女享受良好教育等等,即真正需要消费的人,口袋里没有足够的钱;而真正有钱的人,如城市部分暴富群体他们在有房有车、高档耐用消费品一应俱全,在没有新的可满足的消费需求的情况下考虑的是如何使用现有资本